榕须的简介

【中药材】0人已阅

榕须的简介

-16 5535

榕须

为(《纲目拾遗》),别名半天吊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吊风根、榕树须(《岭南采药录》),榕树吊须(《广东中药》)。风清热,活血解毒。治流感,百日咳,麻疹不透,扁桃体炎,眼结膜炎,痧气腹痛,风湿骨痛,鼻衄,血淋,跌打损伤。

药材名称:

榕须

拼音:

别名:

半天吊、榕根须、吊风根、榕树须、榕树倒抛根、榕树吊须、乌松、老公须、倒吊松根根。

科:

界:

出处:
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;《纲目拾遗》:按《泉州府志》:榕有二种,一种矮而盘桓,其须着地,复生为树。一种名赤榕,上耸广大。二种荫蕞宽广,入药用有须者。

药材基源榕须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气生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。MicrocarpaL.[F.Retusaauct.NonL.」.榕须的简介。

采收和储藏:

榕须全年均可采,割下气生根,扎成小把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榕须,常绿大乔木,高15m,胸径50-70cm。全株有乳汁。老枝上有气牛根(榕须),下垂,深褐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7-12mm;托叶披针形,长约8mm;叶片草质而稍带肉质,椭圆形、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3.5一8scm,宽3-4cm,先端钝尖,基部楔形,上面深绿色,光亮,下面浅绿色,全线或浅波状;基出脉3条,侧脉纤细,3-10对。隐头花序(榕果)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着生于已落枝叶腋,扁球形,直径5-10mm,成熟时黄色或微红色,基部苞片阔卵形,宿存,无总花梗;雄花、瘿花和雌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,花间有少数刚毛,雄花散生内壁,花被片3,近匙形,雄蕊1,花药与花丝等长;瘦花无梗或具短梗,花被片3,广匙形,花柱侧生,短;雌花无梗或具短梗,花被片与瘿花相似,但较小,花柱侧生,短于子房,柱头棒形。瘦果小,卵形。花、果期44-11月。

网整理发布。

生态环境榕须生于海拔400-800m的林绿或旷野,野生或植为行道树。榕须的简介。

资源分布:

榕须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状鉴别干燥气生根呈木质细条状,长1m左右,基部较粗,直径4-8mm,末端渐细,多分枝,有时簇生6-7条支根。表面红褐色,外皮多纵裂,有时剥落,皮孔灰白色,呈圆点状或椭圆状。质韧,皮部不易折断,断面木部棕色。气微,味苦、涩。以条细、红褐色者为佳。

化学成分:

含酚类、氨基酸、有机酸、糖类[1]。榕须的简介。

性味:

味苦、性平。

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涩,平。"
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苦涩,性温,无毒。"

网整理发布。

归经肺;脾;肾经。

用法用量:
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碎酒炒敷或煎水洗。

关于榕须的简介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。欢迎大家关注。

猜你喜欢:
  • 麻黄【发散风寒药】
  • 荆芥【发散风寒药】
  • 防风【发散风寒药】
  • 葱须【发散风寒药】
  • 鹅不食草【发散风寒药】
  • 标签: 榕须的简介

    咬字典百科 » 榕须的简介
  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    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