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虚药_Bu Xu Yao

【医学】0人已阅
概述

以提高抵抗疾病能力为目的,具有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、消除机体虚弱证候、改善脏腑功能、增强体质的功效,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,称为补虚药,亦称为补益药。如:人参、黄芪、白术、甘草、当归、熟地黄、白芍、鹿茸、杜仲、党参、北沙参、天冬、麦冬、冬虫夏草、杜仲、淫羊藿、菟丝子、巴戟天、续断、肉苁蓉、山药、龙眼肉、蜂蜜、阿胶、何首乌、大枣、枸杞子、黄精、百合、桑葚、龟甲、鳖甲、补骨脂、益智仁、韭菜子等。


性能功效

补虚药用于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亏损而治各种虚证。本类药物的作用主要有二方面:一是补虚扶弱,二是扶正祛邪。根据其功效及主治证候的不同,可以分为补气药、补血药、补阳药、补阴药四类。补气和补阳类药大多药性甘温,能振奋衰弱的机能,改善或消除机体衰弱之形衰乏力、畏寒肢冷等症;补血和补阴类药药性甘温或甘寒不一,能补充人体阴血之不足及体内被耗损的物质,改善和消除精血津液不足的症候。


适应范围

适用于各种虚证,而虚证有气虚、阳虚、血虚、阴虚之别。主要适用病症:

1.气虚证

脾气虚之食少便溏、神疲乏力、脱肛;肺气虚之少言懒语、久咳虚喘、易出血汗等;心气虚之心悸、气短、多汗,劳则加重,神疲体倦;肾气虚之神疲乏力,眩晕健忘,腰膝酸软乏力,小便频数而清等。

2.阳虚证

肾阳不足之畏寒肢冷、阳痿遗精、宫冷不孕、夜尿频多;脾肾阳虚之泄泻;肺肾两虚之喘嗽等;

3.血虚证

心血虚或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黄、唇甲苍白、头晕眼花、心慌心悸,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。

4.阴虚证

肺阴虚之心烦不眠;肝肾阴虚之腰膝酸痛、遗精滑精、手足心热、潮热盗汗、眼目干涩等。


临床分类

根据药物的药性和临床应用的不同,分为补气、补血、补阳、补阴四类。补气药主攻补气以增强脏腑机能活动,主治气虚诸证;补阳药主攻温补人体之阳气,主治阳虚诸症;补血药主攻养血,兼能滋阴,主治血虚、阴血亏虚等症;补阴药主攻滋阴补液,兼能润燥,主治阴液亏虚诸症。


配伍方法

人体气、血、阴、阳是相互关联的,在虚损不足之时,各种虚损也常互相影响。气虚常致阳虚,而阳虚多兼气虚;血虚易致阴虚,阴虚多兼血虚。故补气药和补阳药,补血药和补阴药,往往相须为用。若气阴两虚,宜补气药配补阴药同用;气血双亏,宜补气药配补血药并施;阴阳两虚,当并用补阳补阴药。其次应根据兼证的不同,进行适当配伍。


使用注意

补虚药除有“补虚扶弱”的功能外,还可配伍祛邪药,用于邪盛正衰或正气虚弱而病邪未尽的证候,以起到“扶正祛邪”的作用,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。
部分补虚药性能滋腻,不容易消化,过用或用于脾运不健者,可能妨碍脾胃运化。使用时还应注意顾护脾胃,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,以促进运化,使补虚药能充分发挥作用。
凡身体健康无虚证者,不宜滥用,以免导致阴阳平衡失调,“误补益疾”;邪实而正气不虚者,以祛邪为要,不宜乱用补虚药,以防“闭门留寇”; 实邪未去而正气已虚时,在祛邪之中,可适当选用补虚药,以“扶正祛邪”。


猜你喜欢:
  • 盐酸麻黄碱滴鼻液_Yan Suang Ma Huang Jian Di Bi Ye
  • 副乳_Fu Ru
  • 耳流脓_Er Liu Nong
  • 鹅口疮_E Kou Chuang
  • 耳痒_Er Yang
  • 标签: 中医科 补虚药 概述 性能功效 适应范围 临床分类 配伍方法 使用注意

    咬字典百科 » 补虚药_Bu Xu Yao
  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