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上皮瘤样增生,又称假癌样上皮增生,是表皮的鳞状细胞对某些刺激(多为慢性刺激)或慢性病变引起反应性或修复性过度增生的改变。一般属表皮良性增生,可发生于皮肤,也可发生于黏膜,病变限于溃疡及其附近炎性细胞浸润或肉芽组织处。组织学改变为表皮高度棘层肥厚,不规则地向下增生,表皮突增宽、延长,可达真皮深层或汗腺水平,有时可见假性角珠,但细胞分化良好,无异型性。常伴有外毛根鞘细胞增殖。局部病损呈结节、斑块或溃疡,可误诊为癌,最后确诊需做病理切片检查。
可伴发假上皮瘤样增生的常见疾病有: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皮炎、慢性溃疡的边缘部、增殖性溴疹以及着色真菌病等。
1.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皮炎
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是由各种感染所引起的结节性或溃疡性瘤样病变。感染的病原体可包括细菌、霉菌、病毒及寄生虫等。病变通常在皮肤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尖、粟粒大小的小结突出皮肤表面,有的还可出现浅溃疡。表皮层可呈假上皮瘤样增生、角化过度等改变。
2.溴疹
溴疹是使用溴化物引起的一种皮疹,一般发生在下肢。组织病理学可见表皮明显向下增生以及乳头瘤样增生,常常产生如假上皮瘤样增生的组织现象,真皮深部可见表皮岛。表皮内脓肿常常发生在表皮的上面和向下增生的表皮内。
3.着色真菌病
又称着色芽生菌病,皮肤损害好发于四肢等暴露部位。初为丘疹或结节,逐渐融合成斑块,呈疣状或菜花状增生,表面为污褐色,有脓液或褐色痂皮,损害境界清楚。组织病理检查为慢性非特异性化脓性肉芽肿,在表皮有假上皮瘤样增生,真皮中有微脓疡形成及纤维化。
组织病理学检查。
某些皮肤疾病诱发表皮向下显著增生,组织学类似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,但不是真性鳞状细胞癌,要注意鉴别。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可有核异型,浸润深部可见角珠形成以及单细胞角化现象。
确诊后针对不同疾病给予相应治疗。
咬字典百科 » 假上皮瘤样增生_Jia Shang Pi Liu Yang Zeng Sheng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