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屑病常用内服药_Yin Xie Bing Chang Yong Nei Fu Yao

【医学】0人已阅
概述

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,药物的筛选和设计是针对发病机制的各个环节。有的药物是针对皮肤角朊细胞增生所需的原料和养分,有的药物是针对促使银屑病发生炎症的因子化合物,有的药物则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。还有一些中药也被证实确对银屑病有疗效。治疗银屑病的内用药物种类有数百种之多,一般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。


常用药物

1.抗生素

有时银屑病的发生和复发与细菌、真菌、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有关,可选择使用抗生素。同时,有些抗生素具有抑制炎症中白细胞趋化、抑制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、抗炎症反应的作用。还有部分抗生素具有抗细胞代谢、抑制角朊细胞增生的作用。如红霉素、甲硝唑、利福平、甲砜毒素、争光霉素等。

2.细胞毒类药

具有抗代谢作用,临床上一般用于抗肿瘤。银屑病的表皮细胞增殖异常旺盛,而细胞的异常增殖需要大量的原料,其中一种重要的原料为脱氧核糖核酸(DNA),抑制了细胞内DNA的合成,从而抑制细胞核有丝分裂,阻止细胞的增殖,达到治疗效果。这类细胞毒类药对银屑病虽有一定的疗效,但是药物的抗代谢细胞毒性并不局限于只对表皮细胞起作用,还会伤害体内的其他正常细胞,发生很多毒性反应,如血中白细胞减少,甚至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、白血病等危及生命的后果。因此,在使用这类药物前应慎重考虑用药的利弊。并在用药前和用药期间,定期复查血白细胞计数、血小板计数、肝脏功能、肾脏功能。当然,也应该看到这些药物并不能阻止疾病的复发。甚至有研究证实,使用这些细胞毒类药物的患者病情易复发,复发时病情可比原先的加重并且顽固,对其他一些安全有效的疗法也不易奏效了。故这些药物不是治疗银屑病的科学方向。目前正规医院临床上也越来越限制使用这些药物,只是对严重的患者方考虑选用这类药中副作用较小、疗效较好品种,如甲氨蝶呤、羟基脲等。

3.糖皮质激素

糖皮质激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激素,由肾上腺皮质细胞产生并分泌入血液循环,而到达发挥作用的靶细胞,促使各部位的靶细胞发生不同的生理功能。然而人体内每日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量极小,而当外源性给予时,过强的糖皮质激素作用将超过生理性范围,发生许多副作用,甚至不少是较严重的副作用。另一方面许多临床研究早就证明,全身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银屑病虽然疗效很快,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,只有急功近利的治疗效果。停药后银屑病病情多在较短的时间内复发,并且明显加重,原为寻常型银屑病者甚至转化为严重类型的银屑病,如红皮病型或脓疱型。这种现象称为“病情反跳”。故临床上不主张内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,而仅限选用于红皮病型、关节病型或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部分患者,且在使用其他药物或疗法无效者。当前,有些不法庸医利用患者的无知和求愈心切,滥用糖皮质激素药物,骗取求医者钱财,伤害患者身心健康。所以,银屑病患者只有了解自己的疾病,增加防治知识和防范意识,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生命。

4.维甲酸类

为维生素A酸的简称,是维生素A代谢的中间产物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发现上皮角化不良和维生素A的缺乏有关。自1943年开始尝试用维生素A治疗痤疮和银屑病。以后合成第一代维甲酸,1962年首次阐明全反式维甲酸,并用于皮肤科,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。代表着继糖皮质激素药物运用于皮肤科后的另一个新领域。目前已研制开发出三代、数百个品种维甲酸类药物。它们具有抗角质化和抗肿瘤的药理作用。第一代(1969年~1974年):非芳香维甲酸类,其中有维生素A的天然代谢产物。人工合成时做了一些修改,如全反式维甲酸、13-顺维甲酸等。第二代(1974年~1980年):单芳香维甲酸类,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芳香分子环,如依曲替酯、依曲替酸等。第三代(1980年~1984年):多芳香维甲酸类,如芳维甲酸等。虽然维甲酸类药物品种繁多,目前仅有少数被用于临床。治疗银屑病者主要使用依曲替酯、依曲替酸。多芳维甲酸正在临床试验中,疗效可能较单芳维甲酸类好。维甲酸药物具有一些副作用,如皮肤干燥、唇炎、结膜炎、血脂升高、骨硬化、致畸胎等。但这些副作用与用药剂量大小及时间长短有关。一般停药后可较快恢复。

5.环孢素

又称环孢菌素。是从土壤中一种真菌的代谢产物提取而获得。目前用于临床上的是环孢素A。开始是发现它具有抗真菌作用,后来研究证明它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。以后的时间里一直广泛地用于器官移植中治疗器官排斥反应,和其他一些免疫性疾病。1979年国外在临床治疗关节炎时,意外发现伴有的银屑病皮疹明显消退。随后的抗银屑病治疗的研究证实了它具有疗效高,无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优点,受到皮肤科医生和患者的青睐。环孢素治疗银屑病的机理,主要是对细胞免疫抑制,尤其是针对T淋巴细胞,还可能有直接抗表皮增殖的作用。由于使用此药物治疗时价格较高,也不能抑制病情复发,故临床上还不能普遍使用。

6.免疫调节剂

银屑病的免疫功能失调的机制比较复杂,仍未完全阐明。此类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有时与剂量有关,随着剂量的大小可能出现增强免疫功能或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。它们的疗效也并不确切,最多只能起到辅助作用。如左旋咪唑、转移因子、细菌疫苗、卡介苗和胎盘组织液等。

7.封闭疗法

可以消除或减轻神经系统遭受强烈刺激影响。银屑病发生诱因之一可能与神经精神障碍有关,受到精神创伤或情绪过度紧张可促使疾病发生或加重。封闭疗法具有扩张血管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、调节和保护大脑皮层的功能及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的效果。从而改善由各种原因所致的神经血管营养障碍,恢复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。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封闭疗法主要有三种:静脉封闭疗法、病灶封闭疗法和肾脏周围脂肪囊封闭疗法。封闭疗法禁止用于患有严重肝脏疾病、肾脏疾病和心脏疾病或对普鲁卡因过敏以及体温升高的患者。

8.非特异性刺激疗法

使用某些药物后,能强化细胞和组织的新陈代谢,对机体脱敏感和增强免疫功能,提高机体的生理功能,改善人体内的反应性,增强对疾病的抗病能力,从而使疾病获得痊愈。非特异性刺激疗法包括组织疗法、胎盘血疗法和自血疗法。组织疗法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。具体方法为采用人体或动物的健康组织,如胎盘、肾上腺、大脑、肝、皮肤、鸡胚等。经特殊加工制成组织液、组织浆和组织块。注射或埋于皮下,发挥刺激作用。

9.维生素类

银屑病患者一般并不会发生维生素缺乏。疾病的病因也与维生素关系不密切。维生素在体内起辅酶的作用,各种维生素有各不相同的作用,有些可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发育,有的可参与抑制一些炎症因子的作用,有的参与抑制表皮细胞异常分裂和增殖等。不过,它们的疗效很难肯定,仅作为辅助治疗之用。但对于脱屑严重的患者尤其是转化为红皮病者,每天损耗量很大,为防止其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维生素缺乏,常可选用维生素A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D2、维生素E、叶酸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B12或复合维生素B制剂等。

10.抗组胺类

为皮肤科最常用药之一。组胺是很早发现的参与炎症和过敏反应的化学介质,它储存在组织的肥大细胞和血液中的嗜碱性白细胞内,当这些细胞受到免疫性因素或其他理、化因素刺激后,就能促使细胞释放组胺和其他的炎症介质,炎症介质排出到细胞外,发挥生物效应。组胺是重要的炎症介质,它能引起皮肤和呼吸道、消化道、眼结膜等黏膜处的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渗透性增加,从而发生红斑、风团、水肿;脑血管扩张则感头痛;血浆丧失和血压下降;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瘙痒和疼痛。抗组胺药能与组胺竞争,抢占它对靶细胞的结合点,阻断组胺的生物效应。常用的抗组胺药物有,赛庚啶、安太乐、多塞平、酮替芬、去氯羟嗪等有嗜睡作用的类型。还有特非那汀、西替利嗪、阿化斯汀、氯雷他啶等无嗜睡作用的类型,需根据病情选用。

11.中医中药

祖国医学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辨证施治,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。血热者,多为进行期表现,用生槐花、白茅根、生地、紫草根、生石膏、板蓝根、大青叶、黄柏、赤芍、鸡血藤等清热、凉血及活血多味药组方。血燥者,多为静止期表现,以天冬、麦冬、生地、当归、鸡血藤、土茯苓、丹参、首乌、黄精、大胡麻等养血、润肤、活血、散风多味药组方。各地医院有自己多年的辨证施治组方治疗经验,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。还可运用单味药治疗,如雷公藤(已有片剂、胶浆剂等多种剂型)、狼毒片(或注射液)、虎杖甙、乌梅、复方丹参片(或注射液)、补骨脂注射液、当归注射液等,亦都有一定的疗效。对于关节病型、红皮病型、脓疱型等严重类型的银屑病患者,也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分型治疗。治疗这些类型的患者,也有不少的中药可组方治疗。

12.其他

还有调整体内物质代谢药物(如降血脂药、降血糖药等,因疗效不定,现已少用,只是在并发有相应疾病时服用。)、抗疟疾药物(氯喹、羟基氯喹等,用于夏季光敏型银屑病)、抗血凝药(低分子右旋糖酐、腹蛇抗栓酶、藻酸双酯钠、肝素、华法林等),这些药物也无特效,部分药物副作用较大,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。


猜你喜欢:
  • 盐酸麻黄碱滴鼻液_Yan Suang Ma Huang Jian Di Bi Ye
  • 副乳_Fu Ru
  • 耳流脓_Er Liu Nong
  • 鹅口疮_E Kou Chuang
  • 耳痒_Er Yang
  • 标签: 皮肤科 银屑病常用内服药 概述 常用药物

    咬字典百科 » 银屑病常用内服药_Yin Xie Bing Chang Yong Nei Fu Yao
  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