粟丘疹_Su Qiu ZHen

【医学】0人已阅
概述

本病称白色痤疮或粟丘疹白色苔藓。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、性别,也见于新生儿。外伤后引起的粟丘疹往往发生于擦伤、搔抓部位或面部炎症性发疹以后。常见于皮肤外卟啉病或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损害中,也可发生于带状疱疹的水疱后,有些患者有遗传因素。


病因

1.原发型

从新生儿开始发生,由未发育的皮脂腺形成,损害可自然消失。

2.继发型

常在炎症后出现,可能与汗管受损有关。可在阳光照射后,二度烧伤后,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后,迟发型皮肤外卟啉症后,大疱性扁平苔藓后,疱疹样皮炎后,天疱疮后,类天疱疮后和X线照射后等情况下发病。


临床表现

1.损害呈乳白色或黄色,针头至米粒大的坚实丘疹,顶尖圆,上覆以极薄表皮。

2.继发性损害多分布于原有皮损周围,可持续数年,自然脱落,无瘢痕形成。

3.个别损害可有钙盐沉积,硬如软骨、损害增大时呈暗黄色。

4.多见于面部,尤其是眼睑、颊及额部。成年人也可发生于生殖器,婴儿通常限于眼睑及颞部。


检查

组织病理为表皮样囊肿,囊壁由多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,囊腔由排列成同心圆的角质细胞所填充。


诊断

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。


治疗

本病为良性病变,一般无自觉症状,通常不需治疗。局部治疗可用75%酒精消毒,用针挑破丘疹表面的皮肤,再挑出白色颗粒即可。或用细针作轻度电干燥法。


猜你喜欢:
  • 盐酸麻黄碱滴鼻液_Yan Suang Ma Huang Jian Di Bi Ye
  • 副乳_Fu Ru
  • 耳流脓_Er Liu Nong
  • 鹅口疮_E Kou Chuang
  • 耳痒_Er Yang
  • 标签: 皮肤科 粟丘疹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治疗

    咬字典百科 » 粟丘疹_Su Qiu ZHen
  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