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称
PORIA
茯苓个、茯苓皮、茯苓块、白茯苓
- 伏灵
- 不死面
- 朱茯苓
- 茯苓个
- 茯苓块
- 白茯苓
- 云苓
- 松苓
- 茯菟
- 松薯
- 松腴
- 福临
茯苓的种植和炮制
来源
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(Schw.)Wolf 的干燥菌核。多于7~9月采挖,挖出后除去泥沙,堆置发汗后,摊开晾至表面干燥,再发汗,反复数次至现皱纹、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,阴干,称为茯苓个;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,阴干,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。
【原形态】
菌核球形、卵形、椭圆形至不规则形,长10-30cm或者更长,重量也不等,一般重500-5000g。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,深褐色,新鲜时软干 后变硬;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,粉粒状。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,全平伏,厚3-8cm,白色,肉质,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。菌管密长2-3mm管壁薄,管口圆形、多角形或不规则形,径0.5-1.5cm,口缘裂为齿状。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,平滑,有一歪尖,大小(7.5-9)μm×(3-3.5)μm。
【生境分布】
- 生态环境:生于松树根上。
- 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甘;淡;平
性状
- 茯苓个:呈类球形、椭圆形、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,大小不一。外皮薄而粗糙,棕褐色至黑褐色,有明显的皱缩纹理。体重,质坚实,断面颗粒性,有的具裂隙,外层淡棕色,内部白色,少数淡红色,有的中间抱有松根。无臭,味淡,嚼之粘牙。
- 茯苓皮:为削下的茯苓外皮,形状大小不一。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,内面白色或淡棕色。质较松软,略具弹性。
- 茯苓块: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,呈块片状,大小不一。白色、淡红色或淡棕色。
- 赤茯苓:将棕红色或淡红色部分切成块状或片状。
- 白茯苓: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。
茯苓的效果
功效
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。 治小便不利,水肿胀满,痰饮咳逆,呕哕,泄泻,遗精,淋浊,惊悸,健忘。
经脉
心经;脾经;肺经;肾经
主治
渗湿利水,益脾和胃,宁心安神。治小便不利,水肿胀满,痰饮咳逆,呕哕,泄泻,遗精,淋浊,惊悸,健忘。
- ①《本经》:主胸胁逆气,忧恚惊邪恐悸,心下结痛,寒热烦满,咳逆,口焦舌干,利小便。
- ②《别录》:止消渴,好睡,大腹,淋沥,膈中痰水,水肿淋结。开胸腑,调脏气,伐肾邪,长阴,益气力,保神守中。
- ③《药性论》:开胃,止呕逆,善安心神。主肺痿痰壅。治小儿惊痫,心腹胀满,妇人热淋。
- 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补五劳七伤,安胎,暖腰膝,开心益智,止健忘。
- ⑤《伤寒明理论》:渗水缓脾。
- ⑥《医学启源》:除湿,利腰脐间血,和中益气为主。治溺黄或赤而不利。《主治秘诀》云,止泻,除虚热,开腠理,生津液。
- ⑦王好古:泻膀胱,益脾胃。治肾积奔豚。
- ⑧《药征》:主治悸及肉瞤筋惕,旁治头眩烦躁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~15g;或入丸散。宁心安神用朱砂拌。
注意禁忌
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。
- 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马蔺为之使。恶白敛。畏牡蒙、地榆、雄黄、秦艽、龟甲。
- ②《药性论》:忌米醋。
- ③张元素:如小便利或数,服之则损人目。如汗多入服之,损元气。
- ④《本草经疏》:病人肾虚,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,皆不得服。
- ⑤《得配本草》:气虚下陷、水涸口干俱禁用。
茯苓的药方
- ①治太阳病,发汗后,大汗出,胃中干,烦躁不得眠,脉浮,小便不利,微热消渴者:猪苓十八铢(去皮),泽泻一两六铢,白术十八铢,茯苓十八铢,桂枝半两(去皮)。上五味,捣为散。以白饮和,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伤寒论》五苓散)
- ②治小便多、滑数不禁:白茯苓(去黑皮)、干山药(去皮,白矾水内湛过,慢火焙干)。上二味,各等分,为细末。稀米饮调服之。(《儒门事亲》)
- ③治水肿:白水(净)二钱,茯苓三钱,郁李仁(杵)一钱五分。加生姜汁煎。(《不知医必要》茯苓汤)
- ④治皮水,四肢肿,水气在皮肤中,四肢聂聂动者:防己三两,黄耆(黄芪)三两,桂枝三两,茯苓六两,甘草二两。上五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分温三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防己茯苓汤)
- ⑤治心下有痰饮,胸胁支满目眩:茯苓四两,桂枝,白术各三两,甘草二两。上四味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分温三服,小便则利。(《金匮要略》苓桂术甘汤)
- ⑥治卒呕吐,心下痞,膈间有水,眩悸者:半夏一升,生姜半斤,茯苓三两(一法四两)。上三味,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,分温再服,(《金匮要略》小半夏加茯苓汤)
- ⑦治飧泄洞利不止:白茯苓一两,南木香半两(纸裹炮)。上二味,为细末,煎紫苏木瓜汤调下二钱匕。(《百一选方》)
- ⑧治湿泻:白术一两,茯苓(去皮)七钱半。上细切,水煎一两,食前服。(《原病式》获苓汤)
- ⑨治胃反吐而渴,欲饮水者:茯苓半斤,泽泻四两,甘草二两,桂枝二两,白术三两,生姜四两。上六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,温服八合,日三服(《金匮要略》茯苓泽泻汤)
- ⑩ 治丈夫元阳虚惫,精气不固,余沥常流,小便白浊,梦寐频泄,及妇人血海久冷,白带、白漏、白淫,下部常湿,小便如米泔,或无子息(不育):黄蜡四两,白茯苓四两(去皮、作块,用猪苓一分,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,出,日干,不用猪苓)。上以茯苓为末,熔黄蜡为丸,如弹子大。空心细嚼,满口生津,徐徐咽服,以 小便清为度。(《局方》威喜丸)
- ⑾治心虚梦泄,或白浊:白茯苓末二钱。米汤调下,日二服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
- ⑿治心汗,别处无汗,独心孔一片有汗,思虑多则汗亦多,病在用心,宜养心血:以艾汤调茯苓末服之。(《证治要诀》)
- ⒀治下虚消渴,上盛下虚,心火炎烁,肾水枯涸,不能交济而成渴证:白茯苓一斤,黄连一斤。为末,熬天花粉作糊,丸梧桐子大。每温汤下五十丸。(《德生堂经验方》)
- ⒁治头风虚眩,暖腰膝,主五劳七伤:茯苓粉同曲米酿酒饮。(《纲目》茯苓酒)
- ⒂治皯:白蜜和茯苓涂上,满七日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【食疗方】
1.草果豆蔻包
原料:茯苓粉30克,草果粉5克,白豆蔻10克,面粉750克,绿豆200克,白扁豆200克,豆腐100克。
做法:将面粉常规发酵,加入上三样药粉,揉均匀。再将绿豆、白扁豆煮烂,去汤捣泥,加豆腐、调料做馅,用面粉作成包子,上笼蒸熟,取出温服食。
功 能:健脾化湿,甘寒清热。
2.八宝鸡
原料:党参、茯苓、炒白术、白芍各5克,熟地黄、当归各7.5克,川芎、甘草各3克,母鸡一只(2500克),猪油、猪杂骨各750克,姜、葱、料酒、味精、食盐适量。
做 法:上述中药装入洁净纱布袋中,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,洗净;猪肉洗净;杂骨捣碎;生 姜拍裂;葱切成段。将鸡肉、猪油、药袋、杂骨放入铝锅内,加水适量,先用武火烧开,打去浮抹,加入葱、姜、料酒,改用文火煨炖 烂,取出药袋不用,捞出鸡肉,猪肉切好,再放入锅内,加入少许盐、味精即成,随量食用。
功能:调补气血。
3.茯苓粉粥
原料:茯苓粉30克,梗米30克,大枣(去核)7枚。
做法:先将米淘净,放锅中煮数沸后,放入红枣,煮至粥成时放入茯苓粉,搅和均匀,随时服用。
功能:清热润燥,化痰和中。
4.枸杞茯苓茶
原料:枸杞子50克,茯苓100克,红茶适量。
做法: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,每次取10克,加红茶适量,用开水冲泡代茶饮。
功能:健脾益肾,利尿通淋。(1-4条引自《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》)
5.菟丝子丸
菟丝子150克,茯苓100克,石莲肉(石莲子)60克。将三药共研细末,用黄酒打糊为丸,如梧子大,装瓶备用。每次服9~12克,早晚各1次。
功效:益肾固脬。主治凡因肾气不充、脬气不固而引起的遗尿,伴有腰酸痛楚,逢寒凉则尿频急且余沥不尽,便无尿道痛等症。
6.茯苓水饺
精面粉1000克,精猪肉500克,茯苓粉50克。将肉剁成馅,加茯苓粉、盐、味精、料酒、香油调好。将面发好,包上肉馅,成提花包,入笼蒸八分钟即可。
功效:养心安神,健脾开胃,除湿化痰,利水消肿。
7.陈皮茯苓粥
陈皮20克(或鲜者30克),茯苓30克,梗米100克。先将陈皮、茯苓煎取药汁去渣,然后加入梗米煮粥,或将陈皮晒干和茯苓共为细末,每次3~5克,调入已煮沸的米粥中,同煮粥。每日1~2次,连服10~15天。
功效 理气健脾,化痰安神。
猜你喜欢:
麻黄【发散风寒药】
荆芥【发散风寒药】
防风【发散风寒药】
葱须【发散风寒药】
鹅不食草【发散风寒药】
标签:
咬字典百科 » 茯苓【利水消肿药】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