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藏荆芥2022-10-07 18:43:09
中药材“藏荆芥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宅旁或灌丛中,亦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藏荆芥,多年生草本,高约60cm。茎直立,多分枝,四棱形,具细条纹,被向下而近于卷曲的微柔毛。叶对生;无柄;茎叶线状披针形,长24cm,宽0.70.8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宽楔形至近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荡皮参2022-10-07 18:45:33
中药材“荡皮参”。别名:乌虫参、乌参、红参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活时背面为暗褐色,老年个体色常较深,幼小个体常带紫褐色。腹面色较淡。多生活于石堆间水洼中幼体常栖息于潮间带珊瑚礁或岩石下。 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自福建东山、广东、海南至西沙群岛。原形态:玉足海参,体圆筒状,后部常较粗大,一般体长2030cm。背面散生少数疣足和管足腹面管足较多,排列不规则,但幼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芦笋2022-10-07 18:47:58
中药材“芦笋”。别名:芦尖(《要药分剂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性味:①《本草图经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红榔木2022-10-07 18:52:50
中药材“红榔木”。别名:棉榔树。出处:《文山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下、河边、土质肥沃的地方。分布于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10~15米。树皮粗糙,嫩枝有薄毛。单叶互生;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4~6厘米,宽3~4厘米,先端尖,边缘有锯齿,有10~13对侧脉,主脉略偏斜。果实倒卵形,先端有深凹口。性味:苦涩,平。功能主治:接骨,消肿,止血。复方:①治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疏松卷柏2022-10-07 18:59:51
中药材“疏松卷柏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蕨类植物门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和林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茎直立,高约13cm。枝系狭椭圆形,合轴分枝。叶二型,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;侧叶斜卵形,长23mm,宽1.52mm,两侧不等,先端钝圆,基部为偏斜心形,边缘近全缘;中叶卵状披针形,长约2m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独脚蟾蜍2022-10-07 19:02:08
中药材“独脚蟾蜍”。别名:掌裂草葡萄、金线吊蛤蟆、石蟾蜍。生境分布: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四川、广东。性味:甘、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豁痰。主治结核性脑膜炎,痰多胸闷,禁口痢,疮疖痈肿。用法用量:0.5~2钱,外用适量。别名:金线吊蛤蟆、石蟾蜍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灌丛中或陡崖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及吉林、辽宁、陕西、甘肃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火索麻2022-10-07 19:04:25
中药材“火索麻”。别名:假芝麻、癞皮树、火索木、坡皮麻、鞭龙。性味:辛、微苦,温。功能主治:解表,理气止痛。用于感冒发热,慢性胃炎,胃溃疡,肠梗阻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大麻树、黎仔麻木(《中国药用植物纲要》),癞皮树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广州部队《常甩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干旱旷野、山坡、丘林的灌木丛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河乌2022-10-07 19:06:48
中药材“河乌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河乌是生活地高海拔地带而较能耐寒的鸟类,常在溪流、岩石或浅滩上搜索昆虫,有时甚至在水底下寻找食物。飞行迅速而径直,常贴近水面飞掠而过,起飞和停止均伴随尖锐的叫声。繁殖季节一般在34月间,在西藏地区为67月间。筑巢在急流边的石隙中每窝产卵34枚。 资源分布:分布青海、甘肃、新疆和四川等地。原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毛刺果藤2022-10-07 19:09:02
中药材“毛刺果藤”。别名:野枇杷藤、粗毛刺果藤。出处:始载于《广东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501000m的杂木林缘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。原形态:粗毛刺果藤 木质缠绕藤本。小枝干时深褐色,初被星状毛,后几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215cm,被毛;托叶条形,长约14mm,早落;叶片圆形或心形,长1424cm,宽1321cm,先端钝或短尖,基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桑根2022-10-07 19:11:09
中药材“桑根”。出处: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原形态: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