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2023-07-04 14:40:18
吴茱萸是一种中药材,也是一种功效出色的保健食材,它来源于野生植物,无助于生吃这种植物的成熟果实,据说走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年间,就有了无助于入药的两人记载,那么吴茱萸入药后...
查看详情 >> -
鸭卵【补阴药】2023-09-22 18:55:31
...
查看详情 >> -
鹿角霜2022-10-07 18:27:51
中药材“鹿角霜”。性状:本品呈长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块状,大小不一。表面灰白色,显粉性,常具纵棱,偶见灰色或灰棕色斑点。体轻,质酥,断面外层较致密,白色或灰白色,内层有蜂窝状小孔,灰褐色或灰黄色,有吸湿性。气微,味淡,嚼之有粘牙感。贮藏:置干燥处。炮制:用时捣碎。归经:归肝、肾经。性味:咸,温。功能主治:温肾助阳,收敛止血。用于脾肾阳痿,食少吐泻,白带,遗尿尿频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鸡蛋果2022-10-07 18:29:05
中药材“鸡蛋果”。生境分布:湖南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。化学成分:果汁含有机酸、枸橼酸93~96%及苹果酸4~7%。果皮胶质中含山梨糖L.(sorbose)。性味:甘、酸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镇痛安神。主治痢疾,痛经,失眠。用法用量:2~5钱。别名:土罗汉果、芒葛萨《福建药物志》,洋石榴(云南)。出处:始载于《广州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江苏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鲤鱼血2022-10-07 18:30:17
中药材“鲤鱼血”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鲤鱼血的组成,因季节、营养情况等而有差异。幼鲤的血红蛋白,冬季较春季为低。凝血活性不如哺乳动物,凝血酶元的转化常不完全。在冬季,饥饿时,血清蛋白减少,如长期饥饿,可减到1.98~2.0%。血清蛋白含清蛋白和α、β、γ球蛋白,它们电泳性质与兔相似;在电泳时,α球蛋白有四个区分,β球蛋白有二个区分,γ球蛋白有一个区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雀瓮2022-10-07 18:33:48
中药材“雀瓮”。别名:黄刺蛾[成虫名]、枣刺蛾、刺毛虫、洋辣子、天浆子、枣八角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。功能主治:清热定惊。 治小儿惊风,痢疾。用量1~3枚。 治小儿急慢惊风:雀瓮,白僵蚕,全蝎各3枚,共研细面,每服2分,麻黄0.5钱,煎汤送下。 治乳蛾,喉痹:雀瓮去壳,慢慢嚼烟。别名:躁舍(《本经》),帖嘶房(《别录》),雀儿饭瓮(《蜀本草》),蛓毛虫窠(《日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银耳2022-10-07 18:34:56
中药材“银耳”。别名:白木耳、白耳子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补肺益气,养阴润燥。用于病后体虚,肺虚久咳,痰中带血,崩漏,大便秘结,高血压病,血管硬化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白木耳、白耳、桑鹅、五鼎芝、白耳子。出处:1.《本经》载有“五木耳。”2.《别录》曰:“生犍为山谷,六月多雨时采,即暴干。”3.《本草经集注》云:“此云五木耳而不显四者是何木,按老桑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老梅叶2022-10-07 18:36:08
中药材“金老梅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4000m的山坡草地、砾石坡、灌丛及林缘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金露海 灌木,高0.52m。多分枝,树皮纵向剥落。小枝红褐色,幼时被长柔毛。现状复叶,小叶2对,稀3小叶,上面一对小叶基部下延,与叶轴汇合;叶柄被绢毛或疏柔毛;托叶薄膜质。宽大,外被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还亮草2022-10-07 18:38:26
中药材“还亮草”。别名:飞燕草、鱼灯苏、蛇衔草、车子野芫荽。性味:辛,温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祛风通络。用于中风半身不遂,风湿筋骨疼痛。外用治痈疮。用法用量:1~2钱。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还魂草、对叉草、蝴蝶菊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鱼灯苏、车子野芫荽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,飞燕草、峨山草乌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生境分布:自广东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血榧2022-10-07 18:40:47
中药材“血榧”。别名:臭榧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出处: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山地。分布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安徽、陕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南方红豆杉,又名:美丽红豆杉。 常绿乔木,高10~25米。树皮赤褐色。叶螺旋状着生,排成2列,钱形,镰刀状弯曲,长2~4厘米,宽3~4.5毫米,先端渐尖或急尖,叶缘通常不反曲,绿色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