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刺榆叶2022-10-07 19:30:04
中药材“刺榆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麓、山坡路旁,通常栽植于村落附近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华中各地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达10m。树皮灰色,粗糙而深沟裂;一年生枝密生短毛;小枝具粗而长的枝刺,刺长1.58cm,刺上有淡褐色的皮孔。叶互生;叶柄长14mm,密被短茸毛;托叶早落;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,长26cm,宽13cm,两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叶苏铁2022-10-07 19:30:03
中药材“刺叶苏铁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我国华南各地广为栽培,长江流域有盆栽。 资源分布:原产印度尼西亚、澳大利亚北部、越南、缅甸、印度及非洲马达加斯加等地。原形态:树干圆柱形,高48m,稀达15m。上部有残存的叶柄。羽状叶长12m,近直展,上部拱弯,叶轴下部通常有短柄;羽状裂片5080对,对排成2列,长披针状条形或条形,稍弯曲或直,长1530cm,宽11.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榆皮2022-10-07 19:30:03
中药材“刺榆皮”。出处:1.刺榆皮入药,始载于《本草拾遗》,云“江东有刺榆,天大榆,皮入用不滑,刺榆秋实。”2.《蜀本草》按《尔雅疏》云:“榆之类有十种,叶皆相似,皮及木理异耳,而刺榆有针刺如柘,其叶如榆,瀹为疏,美滑于白榆。”可见,古代即知榆类品种甚多,所述刺榆特征也与今用品种一致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麓、山坡路旁,通常栽植于村落附近。 资源分布: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玫果2022-10-07 19:30:02
中药材“刺玫果”。别名:刺莓果、刺木果。出处:出自《黑龙江中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4302500m的山坡阳处或杂木林边、丘陵草地。 2.生于山坡阳处。 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等地。 2.分布于东北地区。原形态:1.山刺玫 直立灌木,高12m。枝无毛,小枝及叶柄基部有成对的黄色皮刺,刺弯曲,基部大。羽状复叶,小叶79,连叶柄长410cm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蒺藜2022-10-07 19:30:01
中药材“刺蒺藜”。别名:茨(《诗经》),蒺藜(《毛诗传》),蒺藜子、旁通、屉人、止行、豺羽、升推(《本经》),即藜(《别录》),白蒺藜(《药性论》),杜蒺藜(《圣惠方》),休羽(《纲目》),旱草(《本草经解》),三角蒺藜(《本草求真》),三角刺(《中国药植志》),八角刺(《青海药材》),蒺骨子、野菱角、地菱(《江苏植药志》),硬蒺藜、蒺藜蓇葖(《山东中药》)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苞南蛇藤叶2022-10-07 19:30:00
中药材“刺苞南蛇藤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旷野、林下、河边及石坡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山东、浙江。原形态:刺南蛇藤 藤状灌木,长达8m。茎枝常有随生根。最外1对芽鳞宿存,呈尖硬钩状刺,常钩附于树上。单叶互生,近膜质,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35.5cm,宽25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,叶缘具硬毛状细齿。聚伞花序腋生13花或多花成簇;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藜2022-10-07 19:29:58
中药材“刺藜”。别名:红小扫帚苗、铁扫帚苗、鸡冠冠草、刺穗藜。性味:淡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止痒。外用治过敏性皮炎,荨麻疹。用法用量:2两,煎水洗患处。别名:红小扫帚苗、铁扫帚苗。出处: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砂质地、田边路旁,为耕地杂草。分布吉林、黑龙江、辽宁、宁夏、河南、河北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。高15~40厘米。茎直立,圆柱形,稍有条棱,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通草2022-10-07 19:29:55
中药材“刺通草”。别名:党楠、裂叶木通、棁木、挡凹、天罗伞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002000m的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小乔木,高38m,胸径约15cm或更粗。树皮淡黄灰色,有刺或无刺;枝淡黄棕色,幼时密被棕色绒毛,疏生短刺。单叶互生,叶柄长6090cm,通常疏生短刺,密被棕色绒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竹叶2022-10-07 19:29:53
中药材“刺竹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河流两岸或村落附近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诸地。亦有栽培。原形态:高大竹类。竿高1524m,直径815cm,尾梢略弯;节间长2026cm,常光滑无毛,惟其基部1、2节常于节下环生1圈灰白色绢毛;节处稍突起,解箨后在其箨环上暂时留有1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;分校常自竿基部第1、2节上即开始,竿下部的为高大竹类。竿高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竹茹2022-10-07 19:29:51
中药材“刺竹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河流两岸或村落附近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诸地。亦有栽培。原形态:高大竹类。竿高1524m,直径815cm,尾梢略弯;节间长2026cm,常光滑无毛,惟其基部1、2节常于节下环生1圈灰白色绢毛;节处稍突起,解箨后在其箨环上暂时留有1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;分校常自竿基部第1、2节上即开始,竿下部的为高大竹类。竿高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