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刺茶美登木2022-10-07 19:29:51
中药材“刺茶美登木”。别名:皮胡椒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灌木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。原形态:广西刺茶 灌木,高11.5m。叶互生,或簇生;叶柄长23mm;叶片纸质,长椭圆披针形或窄椭圆形,长2.58.5cm,宽1.52.5cm,先端圆或钝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齿不波曲。花序单生或23腋生,花序梗较长,通常12cm,少为5mm;花小,5基数。蒴果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郎果2022-10-07 19:29:50
中药材“刺郎果”。别名:老虎刺、锈花针、刺檀香、三颗针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沙地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直立灌木,高约3m。具长而坚锐的刺,刺单独或上端分叉。叶对生;叶柄长23mm;叶革质,卵圆形至椭圆形,长25.5cm,宽1.22.5cm,先端短渐尖或急尖,基部圆形或楔形;叶脉在背面突起。花37朵组成聚伞花序,顶生或腋生,花5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瓜米草2022-10-07 19:29:50
中药材“刺瓜米草”。别名:刺梭罗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阴山岩缝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茎枝均具针刺。叶互生,硬革质,有柄,叶片长椭圆形,长1.2~2.8厘米,宽2~6毫米,先端钝,基部圆形,全缘,基出脉3条,网脉明显。伞形花序腋生。浆果。性味:苦辛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,利尿,驱风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小便赤。复方:①治风湿关节炎:刺瓜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蜜2022-10-07 19:29:49
中药材“刺蜜”。别名:羊刺蜜(《北史》),草蜜、给敦罗(《本草拾遗》),刺糖、骆驼刺糖(《新疆药材》),阳塔克西克尔(维名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新疆、内蒙古等地。产新疆。原形态:骆驼刺,又名:羊刺(《北史》)。 有刺落叶灌木。枝无毛或近无毛,灰绿色;针刺密生,与枝几成直角,长1.2~2.5厘米。叶单生于刺和枝的基部,宽倒卵形,长1.5~3厘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葡萄根2022-10-07 19:29:48
中药材“刺葡萄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0m以下的山坡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中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刺葡萄 木质藤本。枝条粗壮,老枝树皮呈长片状剥落,幼枝密生皮刺,刺直立或先端稍弯曲,长24mm,卷须分枝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613cm,通常疏生小皮刺;叶片宽卵形至卵圆形,长515cm,宽6.514cm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竹笋2022-10-07 19:29:48
中药材“刺竹笋”。别名:芳竹笋(《岭南采药录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通常栽培于向阳山坡或河流沿岸之较高处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箣竹(赞宁《笋谱》),又名:竻竹、答黎竹、樆竹、筥竹(《竹谱详录》),车角竹、大竹、车筒竹、麻竹、大竻麻竹、水竻竹、箣楠竹。 高大竹类,秆高10~24米,径5~15厘米,节间长约30厘米,中空甚细。箨环密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苞南蛇藤果2022-10-07 19:29:47
中药材“刺苞南蛇藤果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旷野、林下、河边及石坡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山东、浙江。原形态:刺南蛇藤 藤状灌木,长达8m。茎枝常有随生根。最外1对芽鳞宿存,呈尖硬钩状刺,常钩附于树上。单叶互生,近膜质,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35.5cm,宽25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,叶缘具硬毛状细齿。聚伞花序腋生13花或多花成簇;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苞南蛇藤2022-10-07 19:29:47
中药材“刺苞南蛇藤”。别名:爬山虎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湿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爬山虎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旷野、林下、河边及石坡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山东、浙江。原形态:刺南蛇藤 藤状灌木,长达8m。茎枝常有随生根。最外1对芽鳞宿存,呈尖硬钩状刺,常钩附于树上。单叶互生,近膜质,宽卵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猬皮2022-10-07 19:29:46
中药材“刺猬皮”。别名:猬皮、刺鼠皮、刺球子皮。炮制:将刺猬皮剪去毛,剁成小块,洗净,晒干,另取滑石粉置锅内炒热,加入刺猬皮,炒烫至呈焦黄色时,取出,筛去滑石粉即得。性味:苦、甘,平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行瘀止痛,止血,固精。用于胃脘疼痛,子宫出血,便血,痔疮,遗精,遗尿。用法用量:2~3钱,水煎服或焙黄研末服。别名:猬皮(《本经》),仙人衣(《山东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萆薢2022-10-07 19:29:46
中药材“刺萆薢”。别名:大菝葜、红萆薢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利湿,解毒。用于风湿筋骨疼痛,小便浑浊,臁疮,皮肤过敏,湿疹。用法用量:3~5钱,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别名:红萆薢、美人扇。出处: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藤状灌木,长约3米。根茎肥大,块状。茎常具坚硬的刺。单叶互生,革质,椭圆形,长7~11厘米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