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叉歧繁缕2022-10-07 19:27:34

    中药材“叉歧繁缕”。生境分布:华北、西北、四川。性味:甘,微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凉血。主治盗汗骨蒸,结核潮热,久疟发热。用法用量:2~4钱。出处: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干草原或石缝中。分布华北、西北和四川、内蒙古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60厘米。主根粗壮,圆柱形,有许多分枝细根。茎簇生,数回又状分歧,有腺毛。叶卵形、卵状矩圆形成卵状披针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双剪菜2022-10-07 19:27:34

    中药材“双剪菜”。别名:蕤参。生境分布:贵州。性味:辛、苦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补虚。主治脚气病,劳伤虚弱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蓑参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草坡。分布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攀援草本。茎细长。叶对生;有柄;叶片狭披针形,长1.5~3.5厘米,宽2~7毫米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全缘,两面均有绒毛,边缘较密。花腋生,1~2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双参2022-10-07 19:27:33

    中药材“双参”。别名:对对参、肚拉、白都拉、萝卜都拉、西南囊苞花、一支蒿[四川西昌]、土洋参[四川木里]。性味:甘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健脾益肾,活血调经,止崩漏,解毒。用于肾虚腰痛,贫血,咳嗽,遗精,阳萎,风湿关节痛,月经不调,倒经,崩漏,带下,不孕症。外用止血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备注:(1)同属植物大花双参Triplostegia grandifl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变异鳞毛蕨2022-10-07 19:27:32

    中药材“变异鳞毛蕨”。别名:小叶金鸡尾巴草、小狗脊子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湿地或岩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华东及河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4080cm。根茎短,直立或斜升,与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褐色、先端纤维状的线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2045cm,棕禾秆色,向上和叶轴被疏鳞片;叶片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台湾榕2022-10-07 19:27:32

    中药材“台湾榕”。别名:长叶牛奶树。生境分布:台湾、长江中、下游和以南各省。性味:甘、微涩,平。功能主治:柔肝和脾,清热利湿。主治急、慢性肝炎,腰脊扭伤,急性肾炎,泌尿系感染。用法用量:2~3两,外用适量。别名:长叶牛奶树、水牛奶、狗奶木、羊屎木、长叶牛乳树、羊乳子、羊奶子、牛奶果、大同木、天星木、水槟榔、仙人桃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山地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古羊藤2022-10-07 19:27:31

    中药材“古羊藤”。别名:苦羊藤、南苦参。性味:苦、微甘,凉。注意:本品叶和种子有毒,据广西上思、东兴地区反映,误食叶可引起头晕,腹痛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散淤止痛。用于感冒发烧,肠炎,痢疾,胃痛,跌打肿痛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1~2钱。别名:老鸦咀、毛青才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南苦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奶藤、马达、红马连鞍、虎阴藤(《南方主要有毒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台湾泡桐叶2022-10-07 19:27:31

    中药材“台湾泡桐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坡灌丛、疏林及荒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。原形态:台湾泡桐 小乔木,高612m。树冠伞形,主干矮;小枝褐灰色,有明显皮孔。叶柄较长,幼时具长腺毛;叶片心脏形、大者长达48cm,先端具锐尖头,全缘或35浅裂或有角,两面均有粘毛,老时变为单条粗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叫姑姑2022-10-07 19:27:30

    中药材“叫姑姑”。别名:莎鸡(《诗经》),纺织娘、叫哥哥(《虫荟》),大蟋蟀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福建、四川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体长约5~7厘米,绿色或褐色。头部较小,复眼1对,触角丝状,由30余环节组成,呈黄褐色。前胸前狭后阔,前胸背侧片基部以黑色为多。翅膜质,长达尾端,前翅往往纵列有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台湾千金藤2022-10-07 19:27:30

    中药材“台湾千金藤”。别名:兰屿千金藤。出处:始载于《台湾药植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。原形态:台湾千金藤 多年生草质藤本。枝径约1cm,具沟纹,皮褐色,小技下垂,光滑,淡绿色。叶柄长79cm;叶片纸质或革质,光滑,广卵形,广三角形椭圆形,长910cm,宽8.59cm,先端有短尖头,全缘,或微卷,成盾状,具12辐射脉。雄花序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古钩藤2022-10-07 19:27:29

    中药材“古钩藤”。别名:半架牛、牛奶藤、大暗消、大叶百叶藤、白浆藤、白马连鞍、牛角藤、断肠草[广西]。性味:苦,寒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舒筋活络,消肿止痛,解毒。用于腰痛,腹痛,跌打损伤,骨折,痈疮,癣。用法用量:每服1分,研末冲服,或泡酒服。外用适量,捣烂或根、叶研末敷患处。别名:白叶藤(《药学学报》(9):,561,1963),白马连鞍、牛角蘑,断肠草(《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