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古山龙2022-10-07 19:27:29

    中药材“古山龙”。别名:黄藤、黄连藤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止痛。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、钩端螺旋体病,治急性胃肠炎,细菌性痢疾,扁桃体炎,支气管炎,疟疾;外用治眼结膜炎,皮肤湿疹,脓疱疮,阴道炎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。别名:黄连藤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大山森林谷地或山腰密林中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古钮菜2022-10-07 19:27:28

    中药材“古钮菜”。别名:白花菜、扣子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七粒扣、五地茄、乌疔草、耳坠仔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我国南方各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直立草本,有分枝,秃净或近秃净,高约1米。茎纤弱,绿色。单叶互生,卵形至矩圆形,长4~8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短尖。边近全缘,或有不规则角状的粗齿,质薄,上面深绿色,有小点,下面淡绿色,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台湾泡桐2022-10-07 19:27:28

    中药材“台湾泡桐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坡灌丛、疏林及荒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。原形态:台湾泡桐 小乔木,高612m。树冠伞形,主干矮;小枝褐灰色,有明显皮孔。叶柄较长,幼时具长腺毛;叶片心脏形,大者长达48cm,先商具锐尖头,全缘或35浅裂或有角,两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台湾牛奶菜2022-10-07 19:27:27

    中药材“台湾牛奶菜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台湾大平山等地。原形态:除嫩枝的茎皮被2列毛和花梗、花萼外部、花冠内部上,全株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1.52.5cm,顶端具丛生小腺体;叶片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811.5cm,宽4.56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浅心形或圆形;侧脉约4对,弧形上升,未到叶缘即同甘共苦结。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,着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可爱花2022-10-07 19:27:27

    中药材“可爱花”。别名:对节菜、牛七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90800m的山坡、林下或灌丛中。赤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喜花草 灌木,高70150cm。无毛或近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短;叶片卵形至椭圆形,长1020cm,宽58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渐狭成柄,边缘有不明是为的钝齿;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变豆菜2022-10-07 19:27:26

    中药材“变豆菜”。别名:山芹菜、山芹、五指疳、鸭脚板、蓝布正。出处:本品始载于《救荒本草》,云:变豆菜生辉县荒野中,其苗叶初作地摊野生,叶似地牡丹极大,又锯齿尖,其后叶中分生茎叉,梢叶颇小,上开白花,其叶味甘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叩头虫2022-10-07 19:27:26

    中药材“叩头虫”。别名:跳百丈(《纲目拾遗》),跳搏虫、膈膊虫(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),跳米虫、蛷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,剥剥跳(《系统动物学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体细长而略扁平,长约18毫米,浓栗色,有光泽,密被金黄色短毛。头部扁平,头顶有三角凹洼,具复眼一对。触角雄虫11节,锯齿状;雌虫12节线形,长可达鞘翅末端。前胸后方,有角状突起,与中胸嵌合。翅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变叶胡椒2022-10-07 19:27:25

    中药材“变叶胡椒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或山谷水旁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。原形态:变叶胡椒 攀援藤本。除花序轴外全部无毛。枝纤细,有细纵棱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512cm;叶鞘长短不一;叶片薄纸质,有细腺点,形状多变异,下部的叶卵圆形至狭卵形,长56cm,宽4.55cm,先端短尖,基部心形,两侧相等;上部的叶卵状披针形、椭圆形或狭椭圆形,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台湾土豆蔻2022-10-07 19:27:25

    中药材“台湾土豆蔻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沟边林下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美山姜,多年生丛生草本,高12m,少数达3.5m。叶柄从近于无至长达1cm不等;叶舌长约1cm,先端钝,背面有长柔毛;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5070cm,宽812cm,边缘干膜质,除边缘被毛外,两面无毛。圆锥花序直立,长1520cm,花序轴无毛或在近总花梗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台湾三颗针2022-10-07 19:27:24

    中药材“台湾三颗针”。别名:川上氏小檗、黑实檗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03500m的山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。原形态:台湾小檗,常绿灌木,高12m。茎直立,多分枝,枝条浅黄色,有深槽及疣状突起,刺3分叉,长13cm。叶数片簇生;具短柄或无柄;叶片椭圆形、卵形或倒卵形,通常长33.5(6)cm,宽12.7cm,先端刺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47个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