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水黾2022-10-07 19:07:12
中药材“水黾”。别名:水马(《本草拾遗》),水爬虫(《纲目》),婆子(《东医宝鉴》),水和尚,水豆油(蔡邦华《昆虫分类学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原形态:体形细长,黑褐色,长约1厘米。头部为三角形,稍长。复眼1对,位于两侧;单眼退化;口吻稍长,分为3节,第2节最长;触角丝状,4节,突出于头的前方。前胸延长,背部黑褐色,前翅革质,无膜质部;足3对,前足较短,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香柴2022-10-07 19:07:12
中药材“水香柴”。别名:贵州金丝桃、上天梯、刘寄奴。生境分布:贵州。性味:辛、甘,寒。功能主治:解热利湿,消积活血,镇痛。 妇女症瘕,月经不调:根1钱,种子5钱,研末酒送服,每次1钱。 黄疸:用根1两,米泔水煎服。别名:上天梯、刘寄奴、过路黄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路旁或山坡草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贵州金丝桃 小灌木,高11.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汝兰2022-10-07 19:07:11
中药材“汝兰”。别名:金线吊乌龟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千金藤、山乌龟。吊金龟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谷、沟边、路旁、陡坡的树林边沿。分布四川、贵州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缠绕性藤本,草质。具大形块根。茎纤细,具棱。单叶互生;卵形、扁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,基部圆形,全缘或浅波状,上面深绿,下面灰绿色;叶柄盾状着生,长8~14厘米。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龙胆草根2022-10-07 19:07:11
中药材“水龙胆草根”。别名:食疙瘩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503400m的松林、松栎林、竹林下或林缘草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南部,贵州西南部,云南醅、中部及中南部。原形态:多年生半木质草本,高1540cm。根茎肥大,常呈不规则结节状,直径歌唱家达3cm。茎斜向上升,多自根茎生出,四棱形,被倒向微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0.21cm;叶片鞭状卵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江南桤木2022-10-07 19:07:10
中药材“江南桤木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谷、沟边、河岸及村落附近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乔木,高约10m。树皮灰色或灰褐色,光滑;枝条暗灰褐色,无毛;小枝黄褐色或褐色;芽有柄,芽鳞2枚,光滑。叶柄细,长23cm;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至椭圆状宽卵形,有时长枝上的叶为披针形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麻2022-10-07 19:07:10
中药材“水麻”。别名:水麻柳、水苏麻。生境分布:甘肃、陕西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。性味:辛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止血解毒。主治小儿急惊风,风湿关节痛,咳血,痈疖肿毒。用法用量:3~5钱,外用适量。别名:沟边木、假密蒙、折骨藤、水细麻、水玄麻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1600m的山坡溪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黄杨木2022-10-07 19:07:09
中药材“水黄杨木”。别名:乌棒子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沟、溪边阴湿处。分布西南和华南。原形态:灌木,高约1米。叶互生,有短柄;叶片椭圆状披针形,长5~9.5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尾状长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下面黄绿色。总状花序常数枚呈束状;萼片5,外轮3枚卵圆形,边缘带紫红色,内轮2枚较大,花瓣状,黄色;花瓣3,中间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黄2022-10-07 19:07:08
中药材“水黄”。别名:葛叶大黄、大黄。药理作用:本品的水提取物对胶原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作用,其IC50为1.3mg/ml,其强度低于唐古特大黄的0.68mg/ml,而高于掌叶大黄的2.73mg/ml[1,2]。本品也含蒽醌类成分大黄素、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[3],1. 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机理1.1解热镇痛作用生大黄冷浸液:生大黄砸成小块,冷水浸两次,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江南玄胡2022-10-07 19:07:08
中药材“江南玄胡”。别名:土三七、白七、皖南元胡、花生三七、土珠参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人命、疏林及苎麻地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和浙江等地。原形态:江南牡丹草,多年生草本。根茎近球形,直径可达8cm,断面淡黄色。地上茎单一或数茎丛生,高约2040cm,直立或外倾,无毛而多少被白粉,通常黑紫色。叶1枚,位于茎顶,三出复叶,每小叶23回三出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鳖2022-10-07 19:07:07
中药材“水鳖”。别名:水白、水苏、芣菜、马尿花、水旋覆、油灼灼、白苹。出处:水鳖之名始载于《庚辛五册》(据《纲目》)。 1.《野菜赞》云:“油灼灼,苹类,圆大一缺,背点如水泡,一名芣菜,沸汤过,去苦涩,须姜醋,宜作干菜,根甚肥美,即此草也。”2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谓:“马尿花生昆明海中,近华浦尤多。叶如荇而背凸起,厚脆无骨,数茎为族,或挺出水面。抽短葶开三瓣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