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玉铃花2022-10-07 19:01:08
中药材“玉铃花”。别名:老开皮。生境分布:辽宁、山东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。功能主治:驱虫。主治蛲虫病。用法用量:果实5~6钱,醉鱼草、仙鹤草各3~4钱,水煎,早晚饭前各服1次。别名:老开皮、老丹皮、山榛子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灌木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东南部、山东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玉米须2022-10-07 19:01:07
中药材“玉米须”。别名:玉蜀黍须、蜀黍须、包谷须。炮制:晒干用。归经:归膀胱、肝、胆经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利尿消肿,平肝利胆。用于急、慢性肾炎,水肿,急、慢性肝炎,高血压,糖尿病,慢性鼻窦炎,尿路结石,胆道结石,小便不利、湿热黄胆等症。并可预防习惯性流产。用法用量:0.5~2两,煎服。备注:(1)用于水肿、小便不利,可配合冬瓜皮、赤小豆等同用;用治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玉龙鞭2022-10-07 19:01:06
中药材“玉龙鞭”。别名:大种马鞭草、大兰草、倒扣藤、牛鞭草、狮鞭草、万能草、玉郎鞭、铁索草、假马鞭、倒困蛇。生境分布: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性味:微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利水通淋。主治尿路感染,尿路结石,风湿筋骨痛,喉炎,急性结膜炎。外用治痈疖肿毒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捣烂外敷。别名:玉郎鞭(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,大种马鞭草、大兰草、假马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王瓜2022-10-07 19:01:06
中药材“王瓜”。别名:钩、藈姑(《尔稚,),土瓜(《本经》),雹瓜(《圣惠方》),老鸦瓜(《本草图经》),野甜瓜、马雹儿(《丹溪纂要》),马剥儿(《医学入门》),马瓟瓜、公公须(《纲目》),杜瓜、鸽蛋瓜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吊瓜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山冬瓜、水瓜(《闽东本草》),苦瓜莲、小苦兜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江苏、浙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玉蜀黍苞片2022-10-07 19:01:05
中药材“玉蜀黍苞片”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广泛栽培。原形态:玉蜀黍,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。秆粗壮,直立,高14m,通常不分枝,基部节处常有气生根。叶片宽大,线状披针形,边缘呈波状皱折,具强壮之中脉。在秆顶着生雄性开展的圆锥花序;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状,每节有2雄小穗,1无柄,1有短柄;每1雄小穗含2小花,颖片膜质,先端尖;外稃及内稃均透明膜质;在叶腋内抽出圆柱状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玉簪根2022-10-07 19:01:05
中药材“玉簪根”。别名:玉簪花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阴湿地区。 资源分布:我国各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玉簪花,多年生草本。具粗根茎。叶根生;叶柄长2040cm;叶片卵形至心状卵形,长1525cm,宽915.5cm。花葶于夏秋两委从叶丛中抽出,具1枚膜质的苞片状叶,后者长46cm,宽1.52cm;总状花序,花梗长1.22cm,基部具苞片,苞片长23cm,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王母钗2022-10-07 19:01:04
中药材“王母钗”。别名:碱草、五粒关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田中、水边、潮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南及山西、河北。安徽。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异型莎草,一年生草本,高1060cm。须根多数。秆丛生,扁三棱状,光滑。叶基生,短于秆,宽25mm。叶状苞片线形,23,长于花序。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,少有复出,辐射枝39,最长约2.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玉蜀黍叶2022-10-07 19:01:04
中药材“玉蜀黍叶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玉米花2022-10-07 19:01:03
中药材“玉米花”。别名:玉蜀黍花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广泛栽培。原形态:玉蜀黍,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。秆粗壮,直立,高14m,通常不分枝,基部节处常有气生根。叶片宽大,线状披针形,边缘呈波状皱折,具强壮之中脉。在秆顶着生雄性开展的圆锥花序;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状,每节有2雄小穗,1无柄,1有短柄;每1雄小穗含2小花,颖片膜质,先端尖;外稃及内稃均透明膜质;在叶腋内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王孙2022-10-07 19:01:03
中药材“王孙”。别名:白功草、长孙、黄孙、黄昏、海孙、蔓延(《别录》),牡蒙(陶弘景),早藕(《本草拾遗,),百节藕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地。分布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茎匍匐状,粗壮而长,有节。茎单1,直立,高约30厘米,单叶,通常4叶轮生于茎顶;叶片广椭圆形,先端尖,基部楔形,全缘,无柄。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