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珂2022-10-07 19:01:02
中药材“珂”。别名:马珂、马珂螺(徐表《异物志》),珬(《通典》),马鹿贝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活于浅海海底。分布黄、渤海浅海区。原形态:贝壳2片,坚厚,呈长椭圆形,长约40~58毫米,高度约为长度的3/4,宽度约为长度的1/2。左右两亮相等。壳顶光滑,位于背缘中部,稍靠前方,高出背缘。由壳顶向前、后边缘呈半圆形,小月面和楯面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玉米轴2022-10-07 19:01:02
中药材“玉米轴”。别名:罐泰子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包谷心(《重庆草药》)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玳玳花2022-10-07 19:01:01
中药材“玳玳花”。别名:枳壳花(《草花谱》),代代花(《饮片新参》),酸橙花(《药材学》)。出处: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我国南部各地,浙江、江苏、广东、贵州等地有栽培。主产江苏、浙江。原形态:玳玳花,又名:玳玳橘、回青橙、回春橙。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5~10米。小枝细长,疏生短棘刺。叶互生;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,长5~10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玫瑰露2022-10-07 19:01:01
中药材“玫瑰露”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性味:《纲目拾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珊瑚草花2022-10-07 19:01:00
中药材“珊瑚草花”。出处:本品以竹叶吉祥草之名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卷二十三蔓草类,云:“生云南山中。绿蔓,竹叶垂条,开花如吉祥草,六瓣,红白相间。长根色微红。”上述形态及其附图,其原植物与本种相符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2500m的山坡草地、溪边及山谷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竹叶吉祥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珊瑚藻2022-10-07 19:00:59
中药材“珊瑚藻”。功能主治:驱蛔虫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、中潮带岩礁上或石沼内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沿海地区。原形态:藻体灰红色,钙质化,直立丛生,高36cm。主枝及侧枝均具关节,其上对生出羽状分枝或小枝,节间基部圆柱形,中部及上部多少扁压,上端略广展,枝顶端的节间圆柱状,顶端略平;次生分枝狭窄,圆柱形,节间不钙化。生殖窝卵形,生于小羽枝上,在孢子体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珍珠菜2022-10-07 19:00:59
中药材“珍珠菜”。别名:红丝毛、过路红、阉鸡尾、活血莲、红根草、红梗草、赤脚草、狼尾巴花、狼尾珍珠菜。性味:辛、微涩,平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活血调经,解毒消肿。用于月经不调,白带,小儿疳积,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乳腺炎,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扯根菜、矮桃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狗尾巴草(《南京民间药草》),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珍珠草2022-10-07 19:00:58
中药材“珍珠草”。别名:日开夜闭、十字珍珠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阴阳草、假油柑(《临证指南》),真珠苹(《纲目拾遗》),鲫鱼草、胡羞羞(《广州植物志》),老鸦珠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夜合珍珠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落地油柑、小利柑(《陆川本草》),蓇草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夜合草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山皂角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叶后珠(《四川中药志》)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珍珠母2022-10-07 19:00:58
中药材“珍珠母”。别名:真珠母、明珠母。性状:三角帆蚌:略呈不等边四角形。壳面生长轮呈同心环状排列。后背缘向上突起,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。壳内面外套痕明显;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、后闭壳肌痕略呈三角形。左右壳均具两枚拟主齿,左壳具两枚长条形侧齿,右壳具一枚长条形侧齿;具光泽。质坚硬。气微腥,味淡。 褶纹冠蚌:呈不等边三角形。后背缘向上伸展成大形的冠。壳内面外套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珊瑚2022-10-07 19:00:57
中药材“珊瑚”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镇惊安神,明目。用于惊风,癫痫,角膜云翳。用法用量:内服少量,外用适量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台湾及南部沿海。主产福建、台湾、广东西沙群岛等地。原形态:水生群栖腔肠动物,群体呈树枝状。分枝扩展如扇,分歧甚细,其表面生有多数水媳体,称为珊瑚虫;虫体呈半球状,上有羽状的触手8条,触手中央有口,虫体能分泌石灰质而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