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秋牡丹根2022-10-07 18:55:45
中药材“秋牡丹根”。别名:白头翁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分布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云南等地。 资源分布:部分地区有栽培。原形态:秋牡丹,多年生草本,高3080cm。根粗长,暗褐色。基生叶为三出复叶;柄长2432cm;小叶片宽卵圆形,长512cm,宽4.58cm,先端渐尖,基部截形或为渚心脏形,边缘57浅裂,并有不规则钝锯齿,齿端具尖头,两面疏生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磨盘草2022-10-07 18:55:45
中药材“磨盘草”。别名:耳响草、白麻、磨丬果、土砻盾、石磨仔、磨仔草、磨档草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注意:孕妇慎用。功能主治:疏风清热,益气通窍,祛痰利尿。用于感冒,久热不退,流行性腮腺炎,耳鸣,耳聋,肺结核,小便不利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金花草、唐挡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耳响草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帽笼子、磨笼子(《陆川本草》),磨盆草(《南宁市药物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秤砣梨根2022-10-07 18:55:44
中药材“秤砣梨根”。出处: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性味:性温,味苦。功能主治:行气活血。治跌打损伤,内伤吐血及腰痛。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2~5钱。出处: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灌丛中、林中或沟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。原形态:革叶猕猴桃 常绿藤本,长可达10m。髓实心,坚硬,淡黄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秃鹫2022-10-07 18:55:44
中药材“秃鹫”。别名:狗头鹫、座山雕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多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上的高山草原和山麓一带。单独或45只一起取食兽类尸体。在松树上营巢,每产12卵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西藏等地。也见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江苏、浙江及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秃鹫,大型猛禽。通体大都乌褐色。头被以乌褐色绒羽;颈裸部分呈铅蓝色,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秋海棠茎叶2022-10-07 18:55:43
中药材“秋海棠茎叶”。出处:《陆川本草》。性味:《陆川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秋海棠根2022-10-07 18:55:43
中药材“秋海棠根”。别名:一口血(《分类草药性》),金线吊葫芦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红白二丸、岩丸子、大红袍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性味:①《贵州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秃叶红豆树2022-10-07 18:55:42
中药材“秃叶红豆树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200m的山谷、坑边、混交林内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秃叶红豆 常绿乔木,高达20m。树皮灰色。枝淡褐绿色,幼时被短毛;叶互生,奇数羽状复叶,长11.525cm;叶柄长24.5cm,叶柄和叶轴微有细毛;小叶通常5片,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禾虫2022-10-07 18:55:41
中药材“禾虫”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栖于沿海、河口或稻田中。分布广东、福建、上海等地。原形态:体细长稍扁,长40~80毫米,宽约5毫米,全体有60多个体节。前端背面到口腔基部绿褐色,后面稍带红色,背中央浅红色。头略呈六角形,有大眼2对。头部腹面中央有口,有触须4对,触角和触手各2个。吻分前后两部,每部又分3小区,吻无小齿,而有软突起,Ⅰ、Ⅱ区小突起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禾秆蹄盖蕨2022-10-07 18:55:41
中药材“禾秆蹄盖蕨”。别名:尖裂蹄盖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800m的林缘岩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4070cm。根茎短而粗,直立,顶端和叶柄基部密被淡棕色、中间黑棕色、边缘淡棕色、线状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2040cm,淡禾秆色;叶片厚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长2030cm,宽1018c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秋海棠花2022-10-07 18:55:40
中药材“秋海棠花”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60100cm,通常80cm。地下具球形块茎。茎直立粗壮,多分枝,光滑,节部膨大。叶腋间生珠芽;叶互生,叶柄长512cm;托叶披针形;叶片斜卵形,长820cm,宽618cm,先端尖,基部偏斜。两面生细刺毛,叶下面和叶柄部带紫红色,边缘有细尖牙齿。花单性,粉红以,直径2.53.5cm;雌雄同株,成腋生的叉壮聚伞花序;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