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秀丽槭2022-10-07 18:55:35
中药材“秀丽槭”。别名:丫角枫、五角枫。出处: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1000m的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原形态:秀丽槭 落叶乔木,高915m。树皮粗糙,深褐色;小枝圆柱形,无毛,当年生枝淡紫绿色,老枝深紫色。叶对生;叶柄长24cm,淡绿色,无毛;叶片薄纸质或纸质,宽710cm,长5.58cm,通常5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秧鸡2022-10-07 18:55:34
中药材“秧鸡”。别名:水鸡,秋鸡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。出处:汪颖《食物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繁殖于我国东北和河北一带,迁福建、广东一带越冬。原形态:体长约30厘米。头小:嘴比头长,基部赤色,先端淡黑。颈长;上体羽毛暗灰褐色,带黑色斑纹,头部斑纹尤为显着。两翼表面大半灰褐,下体褐色,两腋具白斑;肛周和尾下覆羽黑白相间,羽端白色。脚带赤褐色,前趾颇长,约与嘴等长,趾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秦皮2022-10-07 18:55:33
中药材“秦皮”。别名:梣皮。性状:枝皮:呈卷筒状或槽状,长10~60cm,厚1。5~3mm。外表面灰白色、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,平坦或稍粗糙,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,有的具分枝痕。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,平滑。质硬而脆,断面纤维性,黄白色。无臭,味苦。 干皮:为长条状块片,厚3~6mm。外表面灰棕色,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。质坚硬,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秦艽2022-10-07 18:55:33
中药材“秦艽”。别名:麻花艽、小秦艽、大艽、西大艽、左扭、左拧、西秦艽、左秦艽、萝卜艽、辫子艽。性状:秦艽:呈类圆柱形,上粗下细,扭曲不直,长10~30cm,直径1~3cm。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,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,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略显油性,皮部黄色或棕黄色,木部黄色。气特异,味苦、微涩。 麻花艽:呈类圆锥形,多由数个小根纠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穗花杉根2022-10-07 18:55:32
中药材“穗花杉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1100m地带的阴湿溪谷两旁或林内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7m。树皮灰褐色或淡红褐色,裂成薄片状脱落。小枝斜伸或向上伸展,圆形或近方形;一年生小枝绿色,23年生枝绿黄色。叶条状披针形,直或微弯呈镰状,长311cm,宽611mm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稀花蓼2022-10-07 18:55:32
中药材“稀花蓼”。别名:白回归、连牙刺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河边林下潮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及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70100cm。茎直立或基部平卧,下部无毛,上部疏生钩刺。叶互生;有长柄,叶柄疏生刺毛;托叶鞘膜质,褐色;叶片卵状椭圆形,长615cm,宽38cm,先端渐尖,基部戟形或心形,上部被刺毛,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秤钩风2022-10-07 18:55:31
中药材“秤钩风”。别名:穿墙风、九层皮、土防己、蛇总管[海南]。性味:微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消肿解毒。用于风湿骨痛,胆囊炎,尿路感染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3~5钱,水煎服。治毒蛇咬伤,同时用鲜叶捣烂敷伤口周围。别名:追骨风、华防己、湘防己、穿山藤、杜藤(浙江)、土防己、过山龙、花防己。出处:本品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...
查看详情 >> -
穇穗莎草2022-10-07 18:55:30
中药材“穇穗莎草”。别名:三角草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湿地或疏林下潮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穇穗莎草,多年生草本,高达1m。根茎短。秆粗壮,三棱形,增滑,基部稍膨大。叶短于秆,宽612mm,革质,平滑,边缘粗糙。叶状苞片6,下面的23覆盖殴得长于花序;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稻谷芒2022-10-07 18:55:30
中药材“稻谷芒”。别名:稻稳(《日华子本草》),谷颖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功能主治:《本草拾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稗根苗2022-10-07 18:55:29
中药材“稗根苗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沼泽处,为水稻田中杂草之一。分布遍及全国温暖地区。原形态:稗(《左传》)。一年生草本,高50~130厘米。秆直立或广展。叶片扁平,线形,长达40厘米,宽5~10毫米,叶鞘秃净,叶舌缺。圆锥花序直立,狭,不规则的尖塔形,长10~30厘米;分枝复生,覆叠,广展或紧贴,最下的稍疏离,最长的通常长过2厘米,上部的渐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