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裂叶心翼果2022-10-07 18:40:37

    中药材“裂叶心翼果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860m的山谷疏林、石灰山林中、沟谷边及路旁灌丛内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心翼果 无毛草质藤本,具白色乳汁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410cm;叶片心形或心状三角形,长712cm,宽58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心形,在叶柄上端及其两侧向上反褶,边缘35裂,顶端裂片较大,二基生裂片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衡州乌药2022-10-07 18:40:36

    中药材“衡州乌药”。别名:矮脚樟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木防己、十八症、九皮英、托食茶、消食树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林中荫处。分布湖南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灌木,高约3米。茎直立;有时枝条下垂攀援于其他树上;枝有条纹。叶薄革质,椭圆状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,长4~10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渐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补血草2022-10-07 18:40:35

    中药材“补血草”。别名:盐云草、盐云参、匙叶草、矶松。性味:苦、咸,温。功能主治:活血,止血,温中健脾,滋补强壮。用于月经不调,功能性子宫出血,痔疮出血,胃溃疡,脾虚浮肿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备注:(1)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 (Willd.) Kuntze分布于新疆。根入药。用于止血散瘀。出处: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血风藤2022-10-07 18:40:35

    中药材“血风藤”。别名:青藤、铁牛入石、青筋藤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广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、沟边的疏林下或灌木丛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木质藤本,高2~3米。根粗壮,外皮暗紫红色。茎多分枝,有细纵纹,幼枝绿色。单叶互生;革质;具柄;卵形或矩圆形,长4~8厘米,宽2~3.5厘米,顶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或稍作波浪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裂蹄2022-10-07 18:40:34

    中药材“裂蹄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白桦等阔叶树树干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吉林、山西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子实体多年生。木质,侧生,无柄,半球形至蹄形,320cm×630cm,厚210cm。盖面初期为灰褐色,渐变为暗褐色至黑褐色,幼时有绒毛,渐脱落至光滑,有较宽的同心环棱和环沟,老时龟裂,粗糙;盖缘钝,深褐色,有细小的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裂序楼梯草2022-10-07 18:40:34

    中药材“裂序楼梯草”。出处:始载于(东北林学院《植物研究室汇刊》)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约130m的林中或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西等地。 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达30cm。茎不分枝或有1分枝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达2.5mm;托叶钻形;叶片斜狭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,长713cm,宽34.7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在狭侧楔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裂果卫矛2022-10-07 18:40:33

    中药材“裂果卫矛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中和岩石缝隙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裂果卫矛 灌木或小乔木,高26m。叶对生;叶柄粗壮,长达lcm;叶片革质,窄椭圆形或略呈窄倒卵形,长610cm,宽2.54cm,先端窄渐尖,近全缘或有浅细疏齿,叶脉不甚明显。聚伞花序短小,有23花,密生于新枝顶端;总花梗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褐云玛瑙螺2022-10-07 18:40:33

    中药材“褐云玛瑙螺”。别名:东风螺、花螺、东风螺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喜欢于夜间活动和摄食,白昼就躲藏起来,通常生活在阴凉、潮湿的地方,如芭蕉树根下缝隙、芭蕉树腋或草丛里、瓦砾石下、潮湿的墙壁、阴沟、草丛、泥洞以及垃圾堆等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,尤其雨后晴天,不论昼夜,可从各隐蔽的场所爬出,到处觅食。摄食凶猛,食量较大,为杂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褐带环口螺2022-10-07 18:40:32

    中药材“褐带环口螺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活于石来岩丘陵地带、灌木丛及草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欠国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贝壳中等大,壳质较厚,坚固,呈低圆锥形,壳高1628mm,宽1727mm。螺层5个,体螺层膨大,近壳口处更大,故下部呈圆球形。缝合线深。壳面光滑,有光泽,呈淡黄色,并具有褐色雾状花纹及环带。体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行夜2022-10-07 18:40:32

    中药材“行夜”。别名:负盘(《别录》),屁盘(陶弘景),夜行(《本草拾遗》),气蠜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原形态:体呈篦状,长约2厘米。头部突出,有复眼及触角各1对;触角丝状,11节。大顋大,末端具齿1枚。前胸部长,有黑色的纵纹;翅鞘有黑色斑纹2个和纵线7条;雄虫的翅鞘达于尾端,雌虫则尚露尾节2~3节。胸的下部黄色,腹部黑色。足3对,色黄,形长,适于步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