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金狮藤2022-10-07 18:36:22

    中药材“金狮藤”。别名:香里藤、香里陈、青香藤、金腰带[福建]。性味:苦、辛,微温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收敛镇痛。用于中暑腹痛,胃痛,腹痛下痢,风湿关节痛,毒蛇咬伤,高血压病,皮肤湿疹。用法用量:1~3钱,外用适量。别名:香藤、藤薯、痧药草、南木香、熏鼓藤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星蕨2022-10-07 18:36:22

    中药材“金星蕨”。别名:水蕨菜、白毛蛇、毛毛蛇、篦子草。出处: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1500m的疏林下或路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及台湾。原形态:植株高4060cm。根茎长而横生,顶部疏被黄褐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近生或远生;叶柄长1520cm,禾秆色,基部稍呈黑色并疏被鳞片,上面不浅沟,密被灰白色短针状毛;叶片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环蛇2022-10-07 18:36:21

    中药材“金环蛇”。别名:金蛇、金包铁、金角带、手巾蛇、金报应。生境分布:广西。性味:咸,温。注意:如属血燥筋枯之痹则忌用。功能主治:通关透节,袪风。主治风湿麻痹,手足瘫痪,肿痛。用法用量:与眼镜蛇、黄梢蛇同浸制“三蛇酒”,每日服1两。别名:手巾蛇(《脊椎动物分类学》),金蛇,金包铁,金角带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广西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福建、广东、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爪儿2022-10-07 18:36:21

    中药材“金爪儿”。别名:五星黄、爬地黄、雷公须、路边黄、小苦藤菜、红苦藤菜、枪伤药。生境分布: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。性味:酸、苦,凉。功能主治:止血解热,理气活血,拔毒消肿,定惊止搐。主治跌打损伤,无名肿毒,刀斧伤。别名:小茄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,五星黄、爬地黄、路边黄、小苦藤菜、枪伤药、小救驾、雷公须、红苦藤菜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:《浙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瓜2022-10-07 18:36:20

    中药材“金瓜”。别名:老苦瓜、野鼠瓜、天花粉、老鼠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30900mm的山坡、路旁、疏林及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金瓜 多年生草质藤本。茎枝纤细,开展,初时有糙硬毛及长柔毛,老后渐脱落。叶互生;叶柄长35cm;卷须纤细,不分歧或2歧,近无毛;叶片膜质,卵状心形,三角形或35中裂,长宽均48cm,中间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橘核2022-10-07 18:36:20

    中药材“金橘核”。别名:金橘子(《闽东本草》)。出处:《本草再新》。归经:入肝、肺二经。性味:味酸辛,性平,无毒。功能主治:治目疾、喉痹,消瘰疬结核。(性味以下出《本草再新》)。复方:治睾丸垂大:金橘子二钱,碧朴草三钱,炖白酒,日服二次。(《闽东本草》)。别名:金橘子。出处:出自《本草再新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多为栽培。 资源分布:1.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猫头2022-10-07 18:36:19

    中药材“金猫头”。别名:滑野蚕豆、野蚕豆、小红药、化血丹、灵芝草[云南红河]。性味:甘、淡,温。功能主治:活血调经,舒筋活络,止痛。用于闭经,痛经、崩漏,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3~5分,外用干品适量研末调敷患处。别名:滑野蚕豆、小红药、化血丹、灵芝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m的山坡、路旁及空圹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樱花2022-10-07 18:36:19

    中药材“金樱花”。出处:《日华子本草》。性味:酸,平。 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橘2022-10-07 18:36:18

    中药材“金橘”。别名:金枣、牛奶橘。生境分布:南部地区。性味:根:辛、苦,温。 果:辛、酸、甘,温。功能主治:根:醒脾行气。果:宽中化痰下气。主治风寒咳嗽,胃气痛,食积胀满,疝气。用法用量:根0.5~1两,果3~5钱。别名:卢橘(《汉书》),山橘(《北户录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①金橘(《归田录》),又名:罗浮(《瓯江逸志》),牛奶橘(《遵生八笺》)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牛七2022-10-07 18:36:18

    中药材“金牛七”。别名:火烟子、千锤打。性味:辛、苦,温。有大毒。注意:高热患者及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祛风止痛,散瘀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,风湿性关节炎;外用治痈疖肿毒。茎、叶捣烂,投入厕所中可杀蛆。用法用量:5厘,水煎或泡酒服;外用适量,以酒醋或水磨汁涂患处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草地。分布陕西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5~60厘米。块根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