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阿尔泰紫菀2022-10-07 18:33:59
中药材“阿尔泰紫菀”。出处: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山坡、路旁。分布新疆、内蒙古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,全体被短毛。叶互生,排列稠密,线状倒披针形或线形,全缘;无柄。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,直径2.5厘米,边缘舌状花淡紫色,中央管状花黄色。瘦果扁平,倒卵形。化学成分:叶含去甲基川陈皮素。性味:味微苦,性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降火,排脓。治传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阳雀花2022-10-07 18:33:58
中药材“阳雀花”。别名:渣玛兴(藏名)。出处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林缘、路旁及山坡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灌木,高1~2米;多分枝,外皮灰褐色。托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;长枝上的叶轴宿存并硬化成针刺,长2~5厘米,短枝上的叶轴脱落;羽状复叶,小叶10~14片,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约7~9毫米,宽3~3.5毫米,先端有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陆英2022-10-07 18:33:58
中药材“陆英”。别名:蒴藋、走马前、走马风、八棱麻、八里麻、臭草、苛草、七叶金。性味:甘淡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根:散瘀消肿,祛风活络。用于跌打损伤,扭伤肿痛,骨折疼痛,风湿关节痛。 茎、叶:利尿消肿,活血止痛。用于肾炎水肿,腰膝酸痛;外用治跌打肿痛。用法用量:均为1~2两,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贮藏:置干燥处。化学成分:含氯原酸、α香树脂素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阿魏2022-10-07 18:33:57
中药材“阿魏”。别名:臭阿魏、细叶阿魏。性状: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状和脂膏状。颜色深浅不一,表面蜡黄色至棕黄色。块状者体轻、质地似蜡,断面稍有孔隙;新鲜切面颜色较浅,放置后色渐深。脂膏状者黏稠,灰白色。具强烈而持久的蒜样特异臭气,味辛辣,嚼之有灼烧感。贮藏:密闭,置阴凉干燥处。鉴别:(1) 取本品少量,加硫酸数滴使溶解,显黄棕色至红棕色,再滴加氨试液使呈碱性,置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阿月浑子2022-10-07 18:33:56
中药材“阿月浑子”。别名:胡棒子、无名子。出处:阿月浑子始载于《本草拾遗》,云:“阿月浑子……生西国诸蕃,云与胡榛子同树,一岁棒子,二岁浑子也。”《纲目》亦录着,引《海药本草》云:“按徐表《南州记》云:无名木生岭南山谷,其实状若榛子,号无名子,波斯家呼为阿月浑子也。”《纲目拾遗》亦录着,其云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我国新疆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产叙利亚、伊拉克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阳雀花根2022-10-07 18:33:56
中药材“阳雀花根”。出处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阿育魏实2022-10-07 18:33:55
中药材“阿育魏实”。生境分布:新疆。性味:辛、苦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理气开胃,止痛。主治风湿疼痛,胃寒腹痛,消化不良,泌尿系结石。用法用量:1~2.5钱。出处: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原形态:粗糙芹:一年生草本,高0.5~1米。茎直立,多分枝,表面有浅纵沟。叶互生,有长柄,基部呈鞘状,半抱茎,叶片3~4回羽状分裂,裂片线状。复伞形花序顶庄,花小,白色。瘦果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附地菜2022-10-07 18:33:55
中药材“附地菜”。别名:伏地菜。性味:甘、辛,温。功能主治:温中健胃,消肿止痛,止血。用于胃痛,吐酸,吐血;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。用法用量:1~2钱,研粉冲服3~5分。外用适量,捣烂涂患处。别名:鸡肠(《本草经集注》),鸡肠草(《别录》),地胡椒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原野路旁。我国西南至东北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阿魏侧耳2022-10-07 18:33:54
中药材“阿魏侧耳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阿魏的根基部分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新疆等地。原形态:菌盖肉质,宽515cm,扁半球形,后渐平展,最后下凹,光滑,初期褐色,后渐呈白色,并有龟裂斑纹、幼时边缘内卷。菌肉白色,较厚。菌褶延生,稍密,白色,后呈淡黄色,不等长。菌柄偏生,内实,白色,长26cm,粗12cm,向下渐细。孢子长方椭圆形至椭圆形,无色,光滑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阳桃花2022-10-07 18:33:54
中药材“阳桃花”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