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马唐2022-10-07 18:31:43
中药材“马唐”。别名:羊麻、羊粟(《别录》),马饭(《本草拾遗》)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草地和荒野路旁。广布我国南北各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40~100厘米。秆广展、分枝,下部节上生根。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3~17厘米,宽3~10毫米,先端渐尖或短尖;基部近浑圆,两面疏生软毛或秃净;叶鞘疏松裹茎,疏生有疣基的软毛或无毛。总状花序3~10枚,长5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肠薯蓣2022-10-07 18:31:42
中药材“马肠薯蓣”。别名:三叶薯、野山薯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疏灌丛或路旁岩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马肠喜蓣 缠绕草质藤本。根茎横生,长圆柱形,不规则分枝,表皮黑褐色,粗糙,有时表皮块状剥离。茎左旋,有纵长条纹,常微带紫色,光滑无毛。叶互生,常有3种类型:一是全株单叶,叶片心形或三角状卵形;二是茎基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缨花2022-10-07 18:31:42
中药材“马缨花”。别名:密筒花、红山茶、杜鹃、麻力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映山红(《贵州药植名录》),苍山杜鹃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路旁、村边的灌木丛中。分布西南地区。原形态:常绿乔木,高3~8米。树皮棕色,呈不规则片状剥裂.叶互生;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10~15厘米,宽3~4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楔形,边全缘而微波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醉木2022-10-07 18:31:41
中药材“马醉木”。别名:梫木。生境分布: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。性味:苦,凉。有剧毒。注意:不可内服。功能主治:主治疥疮。用法用量:叶适量,水煎洗敷患处。备注:本品为杀虫药,水煎取汁外用,可治牛马皮肤寄生虫及作农作物害虫驱除药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坡疏林下、林缘及溪谷旁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蹄荷2022-10-07 18:31:41
中药材“马蹄荷”。别名:白克木、省雀花。生境分布: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。性味:酸、涩,温。小毒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舒筋活血,活络止痛。主治风湿关节痛,坐骨神经痛。用法用量:2钱,水煎或配伍用。别名:白克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约1300m的山地密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马蹄荷 乔木,高20m。小枝被短柔毛,节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绊草2022-10-07 18:31:40
中药材“马绊草”。别名:獐毛、小獐毛。生境分布:内蒙古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尿。主治急慢性黄疸型肝炎,胆囊炎,肝硬变腹水等。复方:急性黄疸型肝炎:全草5两,加水2500毫升,煎成1200毫升,每次100毫升,一日4次,连服10天为一疗程。别名:獐毛、小叶芦、虾须草、马牙头。出处:始载于《指示植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岸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蹄甲2022-10-07 18:31:40
中药材“马蹄甲”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性味:甘,平. ①《别录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蔺根2022-10-07 18:31:39
中药材“马蔺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《河北中药手册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肉2022-10-07 18:31:39
中药材“马肉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原形态:马(《诗经》) 体长约1.5~2.5米,高约1~1.5米。毛色随种类而不同。头、面狭长,耳直立能动.前额阔,上披长毛如发.颈部长,有鬃毛,自头后沿颈背向下披垂。躯干部长,胸部比腹部宽大。四肢细长,下部有距毛,前肢腕骨上方和后肢跗骨下方,有一部分无毛而有坚固的灰白色胼胝体,俗称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耳草2022-10-07 18:31:38
中药材“马耳草”。别名:竹菜、竹仔菜、竹竹菜、竹叶菜、火柴头、千日晒、大号日头舅、大叶兰花竹仔草、粉节草、大叶兰花草、竹节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田边、沟内或林下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饭包草 多年生草本。地下根茎横生,茎上部直立,基部匍匐,多少被毛。叶互生,有柄;叶片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