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红对节子2022-10-07 18:52:55

    中药材“红对节子”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中山区的林边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卵叶荚蒾,又名:藤草、高梁花。 直立灌木。小枝平滑无毛。单叶对生,叶阔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,长5~8.5厘米,宽4~6.3厘米,先端渐尖如尾状,基部圆形,边缘牙齿状锯齿,叶脉上具稀疏的星状毛。聚伞花序顶生,花序径4~8厘米,有5~7射出枝;花萼5齿;花冠5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窃衣2022-10-07 18:55:15

    中药材“窃衣”。别名:鹤虱[华南]、粘粘草、破子衣。性味:苦、辛,微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活血消肿,收敛杀虫。用于慢性腹泻,蛔虫病;外用治痈疮溃疡久不收口,阴道滴虫。用法用量:2~3钱,外用适量,水煎冲洗。别名:华南鹤虱、水防风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林下、河边、芒地及草丛中。 生于海拔1503060m的杂木林下、林缘、路旁、沟边及溪边草丛中。 资源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盐肤木根皮2022-10-07 18:57:39

    中药材“盐肤木根皮”。别名:盐麸树白皮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丛、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全国各地(除新疆、青海外)。原形态:盐肤子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,高210m。小枝棕褐色,被锈色柔毛,具圆形小皮孔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叶轴及叶柄常有翅;小叶513,小叶无柄;小叶纸质,多形,常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,长612cm,宽37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疝气草2022-10-07 18:59:56

    中药材“疝气草”。别名:双肾草、对对参、四块瓦、一面锣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8504200m的山坡灌丛下和河谷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落地金钱,多年生草本,高1233cm。块茎长圆形或椭圆形,肉质,长12cm。叶2枚,近对生于近基部,绿色,圆形或卵圆形,长2.55cm,宽24.5cm,先端急尖。花葶圆柱形,被乳突状柔毛;总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独行千里2022-10-07 19:02:14

    中药材“独行千里”。别名:独虎龙、扣钮子、膜叶槌果藤、落地金鸡、勒儿根、下洞底、落杆薯。性味:苦、涩,平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活血散瘀,解痉止痛。 根:用于风湿关节痛,筋骨不舒,咽喉肿痛,牙痛,腹痛(特别是痉挛性疼痛),闭经;外用治疮疖肿毒,跌打损伤。 叶:外用治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根:0.5~1钱;外用适量,煎水洗或研粉调水涂患处。 叶:鲜品捣烂外敷。备注:(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火焰子2022-10-07 19:04:31

    中药材“火焰子”。别名:蔓乌药、羊角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,草乌(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低山至中山的山坡灌丛或林下湿地。分布四川、青海、甘肃、陕西和山西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缠绕草本。块根近圆柱形,长约3.5厘米,常2个并生,外皮黑褐色,生少数须根。茎长达1.5米,分枝,无毛或近无毛。叶互生,五角形,长5.8~10厘米,宽8~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江珧柱2022-10-07 19:06:53

    中药材“江珧柱”。别名:马甲柱(《闽中海错疏》),角带子(《本草求原》)。出处:《本草从新》。生境分布:生活于浅海泥沙底。我国南北沿海都有分布。原形态:栉江珧(《宛委录》),又名:珧(《尔雅》),玉珧(《尔雅》郭璞注)。 贝壳2片,大型,长可达30厘米,略呈三角形或扇形。壳顶尖细,位于壳之最前端,壳后端宽大。背缘直或略弯;腹缘前半部较直,至后半部逐渐突出。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檵花2022-10-07 19:09:08

    中药材“檵花”。别名:纸末花,鸡寄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白清明花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土墙花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矮林间。分布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苏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檵花,又名:檵木、山漆柴、铁树子、闪目木、刀烟木、锯木条、杨甬树、桎木柴。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约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桑沥2022-10-07 19:11:14

    中药材“桑沥”。别名:桑油(《万氏家抄方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杧果树皮2022-10-07 19:13:34

    中药材“杧果树皮”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化学成分:树皮含杧果甙、高杧果甙、鞣质9.33%。 忙果的树脂含三萜化台物很多,中有齐墩果醛、齐墩果醇、杧果酮酸、异杧果醇酸、羟基杧果醇酸、羟基杧果酮酸、杧果醇酸、14甲基杧果醇醛、4甲基24甲烯基双氢杧果二醇、一种双三萜烯成分、古柯二醇、达玛烯二醇、阿波酮酸、环木波萝醇乙酸酯、香树脂醇乙酸酯、蛇麻脂醇乙酸酯等。 杧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