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山藤藤秧2022-10-07 19:18:24
中药材“山藤藤秧”。别名:野葡萄、山葡萄。性味:酸,凉。功能主治:根、藤:祛风止痛。用于外伤痛,风湿骨痛,胃痛,腹痛,神经性头痛,术后疼痛。 果:清热利尿。用于烦热口渴,尿路感染,小便不利。用法用量:根、藤:1~3钱,果:3~5钱。出处:《全展选编·外科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地林缘。分布于东北及山西、河北、山东等地。原形态:木质藤本,长达15米;幼枝初具细毛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小白薇2022-10-07 19:20:39
中药材“小白薇”。别名:白龙须、白薇(《滇南本草》),水辣子根、老妈妈针线包、蛇辣子、白藤、娃儿藤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向阳草地。分布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50厘米左右。根多数,簇生,细长圆柱形,淡黄色。茎直立,圆柱形,被棕色短毛。叶对生,阔卵形或椭圆形,向上则成披针形,先端尖,基部钝圆,全缘,两面均被稀疏的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大麻疙瘩2022-10-07 19:22:55
中药材“大麻疙瘩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2000m的林中或湿润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、西南部和西北部。原形态:蒟子 直立亚灌木,高13m。枝有细纵棱,与叶柄、总花梗均被毛。叶薄纸质,卵圆形、阔卵形或枝端的为椭圆形,长1015cm,宽610cm,先端短尖,基部心形,两侧不等,上面无毛,下面沿脉上被微硬毛和细腺点,叶脉9条,最上1对互生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垂穗荛花2022-10-07 19:25:10
中药材“垂穗荛花”。别名:金腰带、了哥王、鸡断肠、雀儿麻、山棉皮、野发麻、野棉花、雀子麻、地棉麻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疏林或灌木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华南及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细轴荛花 小灌木,高12m。茎皮粗糙,小枝细瘦,披散,红褐色,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12mm;叶片膜质至纸质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2.56.5cm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榆叶2022-10-07 19:30:04
中药材“刺榆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麓、山坡路旁,通常栽植于村落附近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华中各地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达10m。树皮灰色,粗糙而深沟裂;一年生枝密生短毛;小枝具粗而长的枝刺,刺长1.58cm,刺上有淡褐色的皮孔。叶互生;叶柄长14mm,密被短茸毛;托叶早落;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,长26cm,宽13cm,两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优若藜2022-10-07 19:32:30
中药材“优若藜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干旱或荒漠地区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西藏。产于西北。原形态:灌木,高0.31m。多分枝,集中于下部,有星状毛。叶互生;有短柄;叶片线形、长圆形或披针形,长12cm,宽25mm,先端尖或钝,基部渐狭或楔形,全缘,两面均有星状毛,1脉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数个成簇,在枝端集成穗状花序,长达4cm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丝毛毛毡草2022-10-07 19:34:50
中药材“丝毛毛毡草”。别名:毛毡草。生境分布: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。注意:服药期间及服药后禁食鱼鲜、猪肥肉3个月;愈后禁食虾皮1年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尿。主治急、慢性肾炎。外治肿毒。用法用量:全草1两,水煎服,服后吃白糖一匙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路旁、荒地、田边、山谷及丘陵地带草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刚散2022-10-07 18:36:29
中药材“金刚散”。别名:红十字创粉(《云南中医验方》),大接骨丹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见肿消(《陕西中草药》),红赤葛、红内消、赤葛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低山、丘陵地区的路旁、林边、河边,或为栽培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陕西等地。产云南。原形态:三裂叶蛇葡萄,又名:玉葡萄、枫藤、山葡萄、绿葡萄、耳坠果、飞蜈蚣藤、野葡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辉葱2022-10-07 18:38:47
中药材“辉葱”。别名:宗娃[藏名]。生境分布:四川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全草:发散风寒,止痢。主治感冒头痛,发热无汗,胸胁疼痛,肠炎痢疾。 籽:壮阳止浊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沙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和内蒙古等地。原形态:辉韭多年生草本。具根茎。鳞茎柱状圆锥形,单生或2枚聚生;鳞茎外皮褐色,网状纤维质。花葶圆柱形,高306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蝮蛇2022-10-07 18:41:11
中药材“蝮蛇”。别名:土球子、土谷蛇、土布袋、土狗子蛇、草上飞、七寸子、土公蛇、土虺、灶土蛇、烂肚腹虺。生境分布:东北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华南。化学成分:干燥蝮蛇含胆甾醇、牛磺酸及脂肪等,蝮蛇毒含卵磷脂酶及使中毒动物出血的毒质。炮制:蝮蛇粉:将蝮蛇杀死,烘干或焙干,研成细粉。 蝮蛇酒:活蝮蛇1条,放入1000毫升60度白酒中,并加人参5钱,封塞后置冷处,3个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