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百日草2022-10-07 18:58:00
中药材“百日草”。生境分布:长江流域各省有栽培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尿。主治痢疾,淋症,乳头痈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鲜品适量,捣敷患处。别名:十姊妹、火毡花、对叶菊、步步登高、节节高。生境分布:原产墨西哥。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,有时逸主野生。原形态:夏日菊 一年生草本,高30100cm。茎直立,被糙毛工长硬毛。叶对生;无柄;叶片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5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田螺厣2022-10-07 19:00:17
中药材“田螺厣”。出处:《本草求原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狗肝菜2022-10-07 19:02:35
中药材“狗肝菜”。别名:猪肝菜、羊肝菜、青蛇仔、野青仔、小青、六角英、路边青、土羚羊。性味:甘、淡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利尿。用于感冒高热,斑疹发热,流行性乙型脑炎,风湿性关节炎,眼结膜炎,小便不利;外用治带状疱疹,疖肿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金龙棒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猪肝菜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青蛇,路边青(《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滇南千里光2022-10-07 19:04:51
中药材“滇南千里光”。别名:松筋藤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疏林下及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滇南千里光 攀援藤本,长达3m或更长。茎木质,牵绕,直径达8mm,有条纹,被茸毛,叶互生;有牵绕的长柄,长达6cm;叶片心形,长达12cm,宽达10cm,基部心形,有时稍戟形,先端争尖,有尖产砂,边缘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虾子草2022-10-07 19:07:15
中药材“水虾子草”。别名:鸭脷草、定经草。性味:甘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,解毒,消肿。用于肺热咳嗽,喉炎,蛇咬伤,扭伤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外用适量,鲜草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鸭脷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田素馨(《泉州本草》),紫熊胆,水辣椒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水稻田边或低湿处。分布长江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秃净草本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栾樨2022-10-07 19:11:37
中药材“栾樨”。别名:格杂树。出处: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,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滨沙地或近潮水的空旷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沿海一带和台湾。原形态:阔苞菊,灌木,高23m。茎上部分枝,幼枝被短柔毛,后脱落。叶互生;叶片倒卵形或倒阔卵形,长57cm,宽13cm,先端钝或有短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较密的细齿或锯齿,两面被短柔毛,或下面被疏毛。头状花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杉塔2022-10-07 19:13:55
中药材“杉塔”。别名:杉果、杉树果。生境分布:广泛栽培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。原形态:常绿乔木,高达30m,胸围达2.53m。幼树树冠尖塔形,大树树冠圆锥形。树皮灰褐色,裂成长条片脱落。大枝平展,小枝近对生或轮生。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,在侧枝上排成二列状,条状披针形,革质,微弯,坚硬,长26cm,边缘有细齿,上面中脉两侧有窄气孔带、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扭鞘香茅2022-10-07 19:16:11
中药材“扭鞘香茅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丛、村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以至西南等地。原形态:扭鞘香茅 多年生草本。有细韧的须根。秆直立,高50120cm,节有白色微小毛茸。叶鞘无毛,基部鞘多破裂反卷,呈现棕红色;叶片线形,长3050cm,宽46mm。总状花序成对由舟形佛焰苞中伸出,组成大而密集的假圆锥花序,长2535cm,总状花序长818m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山蜡梅2022-10-07 19:18:27
中药材“山蜡梅”。别名:香风茶、毛山茶、岩马桑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疏林下或林缘阳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山蜡梅,单绿灌木,高达3m。幼枝方形,老枝近圆柱形。单叶对生,近革质;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13cm,宽1.55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上面亮绿色,下面灰白色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小果排草2022-10-07 19:20:41
中药材“小果排草”。别名:合血香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2150m的林下、溪边和草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株高1025cm。干后芳香。根须状。茎通常多条丛生,近直立或上升,下部常匍地生根,圆柱形或微具肋,基部直径约1.5mm,上部密被红褐色短柄腺体。叶互生,位于茎下部的退化成鳞片状,中部叶柄长48mm,被褐色短柄腺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