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罗裙带根2022-10-07 18:50:50
中药材“罗裙带根”。出处:《广西药植图志》。化学成分:鳞茎含石蒜碱和多花水仙碱。药理作用:多花水仙碱对蛙心、猫血压、豚鼠小肠等标本上有拟胆碱样作用;在神经肌肉标本上,可使刺激神经引起的肌肉收缩幅度有所增加;但上述作用均较加兰他明为弱。多花水仙碱5毫克/公斤皮下注射能加快小鼠的运动防御性条件反射的形成;大剂量(25~100毫克/公斤)能增强水合氯醛之麻醉作用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雪花2022-10-07 18:53:17
中药材“紫雪花”。别名:紫花丹、谢三娘。生境分布: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性味:辛、苦,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散瘀消肿,祛风杀虫。 风湿骨痛:根3~5钱,炖猪肉服。 痈疮肿毒,跌打扭伤:鲜叶4~5片和盐少许,捣烂外敷,至皮肤发热时除去,以免起泡。 牛皮癣:鲜叶捣烂外敷,至感觉热辣时除去,待皮肤癣皮层脱落结痂后,再如法敷用。用法用量:孕妇慎用。备注:将全草捣烂投入粪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百解马兜铃2022-10-07 18:58:01
中药材“百解马兜铃”。别名:白金果榄、山总管、百解薯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和云南。原形态:香港马兜铃 木质藤本;嫩枝绿色,密被短柔毛;叶柄长11.5cm,稍被毛;叶片革质或纸质,狭长圆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,长1220cm,宽25cm,先端短尖,基部狭耳形,下面稍被长柔毛;基出脉3条,侧脉每边812条,弯拱向上至边缘互相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甜瓜茎2022-10-07 19:00:17
中药材“甜瓜茎”。别名:甜瓜蔓(《纲目》),香瓜藤(《江苏中医》(5):31,1960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狗尾草2022-10-07 19:02:36
中药材“狗尾草”。别名:莠、光明草、光明子[种子]、金毛狗尾草、谷莠子、毛毛草、毛嘟嘟、狗毛尾。性味:淡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明目,清热利尿。用于风热感冒,砂眼,目赤疼痛,黄疸肝炎,小便不利;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莠(《诗经》),光明草、阿罗汉草(《纲目》),狗尾半支(《纲目拾遗》),谷莠子(《植物名汇》),洗草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滇山茶2022-10-07 19:04:52
中药材“滇山茶”。别名:南山茶、云南茶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多为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原形态:滇山茶 灌木或小乔木,高至15m。叶互生;叶柄长815mm;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510m,宽2.56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,有细锯齿,叶脉网在叶上面清晰可见,叶干后带黄色。花单生或对生于叶腋或枝顶,大红色,花瓣56个,栽培品均为重瓣,先端微凹;花丝无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金凤2022-10-07 19:07:16
中药材“水金凤”。性味:甘,温。功能主治:活血调经,舒筋活络。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;外用治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,阴囊湿疹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外用适量,煎汤熏洗或捣烂敷患处。治阴囊湿疹用鲜品捣烂取汁外搽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溪边等湿地。分布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肉质草本,高约35~70厘米。茎淡绿色,密生细红点。叶互生;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橙子2022-10-07 19:09:23
中药材“橙子”。别名:橙(《上林赋》),黄橙(张籍),金橙(苏轼),金球、鹄壳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食性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香橙,又名:蟹橙。 常绿小乔木,高达4~6米。枝细长,有长棘针。叶互生;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~3.5厘米,宽约3厘米,先端尖,微凹,基部圆形或圆楔形,叶缘有浅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树萝卜2022-10-07 19:11:37
中药材“树萝卜”。别名:葫芦暗消、陆次、猴子板凳、瘿袋花。性味:涩、淡,凉。功能主治:散瘀止痛,利尿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,胃痛,肝炎,水肿,无名肿毒。外用治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3~5钱,外用干品研粉外敷。别名:石萝卜、叶上花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附生于潮湿的杂木林中树上。分布西南地区。原形态:常绿附生小灌木,高20~50厘米。根膨大似萝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杉木节2022-10-07 19:13:56
中药材“杉木节”。别名:杉节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功能主治:治脚气,痞块,骨节疼痛,带下,跌扑血瘀。 ①《本草图经》: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