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马比木2022-10-07 18:31:47
中药材“马比木”。别名:公黄珠子、追风伞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土坡。分布贵州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嫩枝有毛,后变平滑。叶互生,叶片长椭圆形,长6~11厘米,宽1.5~3.2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平滑或在中脉上有疏生粗毛,下面在侧脉上有疏生粗毛,具短柄。聚伞花序顶生,以多花合成,具有短总梗;萼片5齿裂,外面被疏生粗毛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阔叶石韦2022-10-07 18:34:06
中药材“阔叶石韦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孢子植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树干或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1525cm。根茎长而横走,被鳞片;鳞片披针形,褐色,边缘不整齐。叶近生;叶柄长36cm;叶片阔披针形,长1015cm,宽46cm,先端渐尖,基部对称。孢子囊群散生叶背。归经:肺;膀胱经。性味:苦;凉。功能主治:利尿通淋;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香茅2022-10-07 18:36:45
中药材“野香茅”。别名:香茅、香茅草。出处:《庐山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山坡草地。分布安徽、江西及华北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须状。茎高30~90厘米,直立,节上常被白色柔毛。叶鞘光滑,基部破裂反卷,内面呈红棕色;叶片线形,长12~40厘米,宽3~4毫米;佛焰苞片长1.7~2.5厘米。伪圆锥花序稀疏,狭窄,长18~35厘米;总状花序孪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走马胎叶2022-10-07 18:39:05
中药材“走马胎叶”。出处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蝇子草2022-10-07 18:41:28
中药材“蝇子草”。别名:银柴胡[陕西]、土桔梗[陕西眉县]、脱力草、粘蝇草、野蚊子草。性味:辛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。用于痢疾,肠炎;外用治蝮蛇咬伤,扭挫伤,关节肌肉酸痛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或浸酒搽患处。别名:鹤草、洒线花、沙参、野蚊子草、脱力草、粘蝇花、苍蝇花、粘蝇草、土桔梗、银柴胡、蚊子草、白接骨丹、水白参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蓖麻根2022-10-07 18:43:52
中药材“蓖麻根”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化学成分:根含反癸烯2三炔4,6,8酸甲酯、十三烯1五炔3,5,7,9,11,β谷甾醇。性味:《福建中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茱苓草2022-10-07 18:46:20
中药材“茱苓草”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调经活血,清热明目,利小便。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,头晕,失眠,小便不利,淋症,崩漏,白带,痢疾,腹痛。用法用量:2~4钱,水煎服,亦可研粉冲服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厘米左右。茎直立,细瘦,圆柱形,黄绿色。单叶对生,4~5对,疏生茎上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约3厘米,宽约3毫米,先端钝尖,基部略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臭李子2022-10-07 18:48:42
中药材“臭李子”。别名:老鸹眼、老乌眼。出处:过去曾将《本经》所载鼠李考证为本品,然根据植物分布,《本经》等诸家本草所载鼠李并非本种,当为鼠李科植物冻绿 Rhamnus utilis Decne.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林下,灌丛或林缘和沟边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山西。原形态:达乌里鼠李 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10m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荆果2022-10-07 18:53:31
中药材“紫荆果”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鸡屎藤2022-10-07 18:58:14
中药材“白鸡屎藤”。别名:臭皮藤、臭茎子、迎风子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林下、河边阴湿处。分布广西、广东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藤状灌木。小枝密被白色柔毛。叶对生,具柄,叶片卵形、卵状矩圆形至披针形,长5~7厘米,宽3~4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心脏形,两面均密被白色柔毛;托叶卵状披针形,老时脱落。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,分枝为蝎尾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