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地笋2022-10-07 19:25:26
中药材“地笋”。别名:地瓜儿、地瓜(《救荒本草》),地笋子、地蚕子(《草木便方》),地藕(《分类草药性》),水三七、野三七、旱藕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出处:《嘉佑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参条2022-10-07 19:27:42
中药材“参条”。别名:人参条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70cm。根肥大,肉质,圆柱或纺锤形,末端多分歧,外皮淡黄色。叶为掌状复叶,具长柄;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,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,2年复叶,最多可达6片复叶;小叶5,偶有7片,小叶柄长13cm;小叶片披针形或卵形,下方2片小叶较小,长24cm,宽11.5cm,上部3小叶长4.515cm,宽2.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到老嫩2022-10-07 19:30:21
中药材“到老嫩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001600m的阴湿山地、沟旁及岩壁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液汁草本,高20100cm。茎光滑,单一或具分枝,基部多少膝曲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15cm;托叶三角状,长36mm;叶片纸质,卵状长圆形至椭圆形,长720cm,宽38cm,多少偏斜,先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人中黄2022-10-07 19:32:47
中药材“人中黄”。炮制:取两端有节的嫩竹筒,在其一端钻孔,将甘草粉从孔内装入,压紧,以融化的松香将孔封固。冬月浸粪坑中四十余天,取出,用水漂清,悬临风处,阴干,破竹筒取甘草,晒干备用。归经:入胃经。性味:甘、咸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热病发斑,血热毒盛,斑疹紫暗,或高热发狂,以及咽喉肿痛、丹毒等症。用法用量:一钱至三钱,包煎。备注:(1)本品以甘草为主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三楞草2022-10-07 19:35:06
中药材“三楞草”。别名:三轮草,见骨草、四方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田间、山坡、路旁阴湿处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。秆丛生,高8~85匣米,扁三棱形。叶片长线形,短于秆,宽3~5毫米,叶鞘红棕色。叶状苞片3~5枚;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,辐射枝4~9枚,长达12厘米,每辐射枝具5~10个穗状花序;穗状花序长1~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鹰爪花果2022-10-07 18:28:12
中药材“鹰爪花果”。别名:鹰爪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多栽培,少数为野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攀援灌木。常借钩状的总花梗攀援于它物上。叶互生;叶片纸质,长圆形或阔披针形,长616m,宽2.56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。花12朵,生于木质钩状的总花梗上,淡绿色或淡黄色,芳香;萼片3,绿色,卵形,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青通草2022-10-07 18:32:57
中药材“青通草”。别名:小通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2800m的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灌本,高达2m。幼枝绿色,无毛,叶痕显着。叶互生;叶柄长15cm;托叶线状分裂;叶片纸质,卵形、卵圆形,长39cm,宽26cm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或近于圆形,上面淡绿色,下面被白粉,常呈灰白色或粉绿色,边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铁蚂蟥2022-10-07 18:35:15
中药材“铁蚂蟥”。别名:尖刀如意散、山苏花、七星剑、老鹰七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雨林中树干或岩石上。各地的庭园或温室常见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60120cm。根茎短粗,粗2.53cm,直立,本质,深棕色,先端与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、线形鳞片,长约1.5cm,顶端纤毛状分枝卷曲,基部圆截形,边缘有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鸡草2022-10-07 18:36:46
中药材“野鸡草”。别名:小仙茅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草地。分布我国西南至东南各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球形或长圆形,顶部冠以黑褐色的老叶纤维;根须状,甚短。叶根生,狭线形,长7~20厘米,宽1.5~5毫米,边缘疏生白色细长柔毛,主脉3条,中脉明显。花梗由叶丛抽出,纤细,长1.5~4厘米,被白色长柔毛,有花1~2朵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赤火绳2022-10-07 18:39:05
中药材“赤火绳”。别名:火绳树、接骨丹、火素树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性味: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收敛止血,续筋骨。主治外伤出血,烧烫伤,慢性胃炎,胃溃疡。还可治刀枪伤,骨折等症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外用适量,研粉撒。别名:接骨丹、火索树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海拔5001300m的山坡疏林中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;四川有栽培。原形态:火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