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鹩哥舌2022-10-07 18:28:13
中药材“鹩哥舌”。别名:鹩哥利(《陆川本草》),鸟舌草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陆川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路旁、草地。分布我国南部。原形态:一年生纤弱草本,长15~30厘米。茎四角形,有分枝,下部被微毛。叶对生,无柄;叶片狭线形,长1~4厘米,宽1~2毫米,上面深绿色或带紫色,被毛,下面绿色;托叶2枚,长约4毫米,顶端具刺毛。花3~10朵聚生于叶腋及枝梢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青海防风2022-10-07 18:32:58
中药材“青海防风”。别名:防风。原形态: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3080cm。全株无毛。根圆柱形,肉质,长1025cm,径510mm。茎上部分枝。其生叶及茎下部叶的叶柄与叶片近等长,或略短于叶片,二至三回羽状深裂,叶片轮廓长圆状披针形,长515cm,宽23cm,末回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35mm,宽约13cm,具宽叶鞘,边缘膜质,白色或粉红色。复伞形花序顶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铁轴草2022-10-07 18:35:16
中药材“铁轴草”。别名:凤凰草、绣球防风、黄香科、小裂石蚕、红毛将军、红油麻、红痧药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阴坡、林下及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。原形态:半灌木。茎基部常聚结成块状,高0.31.1m,密被金黄色、犭棕色或艳紫色的长柔毛或糙毛。叶具短柄至近无柄;叶片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,长37.5cm,上面被短柔毛,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西瓜苗子2022-10-07 18:36:48
中药材“野西瓜苗子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平原、山野、丘陵或田埂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各地。原形态:野西瓜苗 一年生直立或平卧草本,高2570cm。茎柔软,被白色星状粗毛。叶2型;叶柄长24cm,被星状粗硬毛和星状柔毛;托叶线形,被星状粗硬毛;下部的叶圆形,不分裂,上部的叶掌状35深裂,直径36cm,中裂片较长,两侧裂片较短,裂片倒卵形至长圆形,通常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赪桐叶2022-10-07 18:39:07
中药材“赪桐叶”。别名:红蜻蜒叶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。出处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性味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蜂蝇2022-10-07 18:41:30
中药材“蜂蝇”。别名:花虻、食蚜蝇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成虫喜出入于花丛间,栖息于野外。产卵于污水、烘坑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全国各地。原形态:蜂蝇,体型如蜜蜂,长约15mm。身体黑褐色,全身被有金黄色绒毛。腹部有光泽,具橙黄色的横带纹。翅脉多波曲,以第3纵脉的波贡最深。雄蝇的复眼在头顶部,左右相近 。雌蝇两眼远离。每一复眼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蓑草2022-10-07 18:43:54
中药材“蓑草”。别名:山草、山草根、龙须草、山茅草、羊草、拟金茅。生境分布:陕西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消炎,平肝明目,止血。主治感冒,肝炎,小儿肺炎,乳腺炎,寻麻疹,产褥热,胃痛,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萦草、山草、龙须草、羊单、山茅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路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茯神木2022-10-07 18:46:22
中药材“茯神木”。别名:黄松节(《药性论》),松节(《脚气治法总要》),茯神心(《卫生宝鉴》),茯神心木(《本草备要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臭梧桐花2022-10-07 18:48:44
中药材“臭梧桐花”。别名:龙船花(《泉州本草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功能主治:治头风,痢疾,疝气。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2~3钱;研末或浸酒。复方:①治风气头风:臭梧桐花阴干,烧存性为末。每服二钱,临卧酒下。(《医方集听》) ②止痢:来年臭梧桐花,煎汤服。(《纲目拾遗》) ③治疝气偏坠:鲜臭梧桐花五钱。捣烂泡酒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。别名:龙船花、后庭花。出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绿兰花2022-10-07 18:51:08
中药材“绿兰花”。别名:虎仔草、石淋草(《泉州本草》),脓泡药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稻田或旷野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原形态:通泉草(《庚辛玉册》) 一年生草本,高6~20厘米,秃净或稍被毛。叶大都基生,倒卵状矩圆形,长2~5厘米,先端钝,基部狭,下延,边缘波状或有锯齿。花茎单生或数个聚生,直立,通常无叶;花散生、互生;苞片披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