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地毡草2022-10-07 19:25:31
中药材“地毡草”。别名:金雀梅、金雀花(《泉州青草药》),天地花(《泉州本草》),地红花、小毛毡苔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泉州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区阴湿斜坡,或湿地水沟旁。分布福建、广东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茎极短缩。叶皆基生,呈镶嵌式;叶片匙形,长1~2厘米,上部圆而较宽,下部渐次狭窄,无明显的叶柄,上面密被紫红色腺毛,毛长可达5毫米。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凫肉2022-10-07 19:30:25
中药材“凫肉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栖息河湖芦苇丛中。主食植物,兼吃贝类、蠕虫及甲壳类等。在我国北方繁殖,在长江流域或更南地区越冬。原形态:绿头鸭,又名:凫(《诗经》),鸫8、沈凫(《尔雅》),松凫(《南越志》),野鸭、野鹜、晨凫(《纲目》),大红腿鸭、凫鸭、大麻鸭、水鸭。 体长约60厘米,嘴呈黄绿色,嘴甲黑色。虹膜红褐色。雄鸟头和颈辉绿色,颈下有一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交连假瘤蕨2022-10-07 19:32:52
中药材“交连假瘤蕨”。别名:金鸡脚。出处:始载于《蕨类名同及名称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2700m的林下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安徽、福建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1520cm。根茎长而横生,与叶柄基部密被红棕色、披针形鳞片,先端渐尖,基部阔而盾状着生,边缘有睫毛。叶远生;叶柄长710cm,禾秆色,光滑;叶片纸质,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三枝叶2022-10-07 19:35:11
中药材“三枝叶”。别名:三叉叶、三爪皮、喜叶子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溪边或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原形态:灌木或小乔木,高0.55m。小枝无毛或密被柔毛,具棱角。叶互生,三出复叶与单叶混生,小叶3枚,稀2或5枚;叶柄长0。56cm,具沟;叶片革质,两面光滑或下面沿中脉被短柔毛;小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12.5cm,宽15cm,先端急尖至渐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鹧鸪脂2022-10-07 18:28:14
中药材“鹧鸪脂”。别名:鹧鸪脂膏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鱼藤2022-10-07 18:30:38
中药材“鱼藤”。别名:毒鱼藤。毒性:(1)本品含有毒鱼藤酮,毒杀昆虫效果很好。禁内服,以防中毒。中毒后发生阵发性腹痛,恶心,呕吐,阵发性全身痉挛,肌肉震颤,呼吸减慢,最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。解救方法:未出现痉挛前先催吐,洗胃;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加维生素C,并肌肉注射维生素B1、B6、B12,如有痉挛可给解痉剂;呼吸减慢时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对症治疗。 (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青箭2022-10-07 18:32:59
中药材“青箭”。别名:竹节黄(《中草药植物》)、小接骨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:《广西药植名录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疏林或灌丛中。分布我国南部及西南。原形态:披散草本。茎具细致纵纹,嫩枝被短茸毛。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略弯曲呈镰状,长4~11厘米,全缘或有齿。花暗红色,为下垂的聚伞花序生于枝顶,苞片和小苞片均小,线形;萼片5,线状锥尖;花冠管长,肢2唇形;雄蕊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铁苋2022-10-07 18:35:17
中药材“铁苋”。别名:人苋、海蚌含珠、撮斗撮金珠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六合草、半边珠(《草木便方》),野黄麻(《天宝本草》),王碗捧真珠、粪斗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血见愁(《安徽药材》),凤眼草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肉草、喷水草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小耳朵草、大青草(《江苏植药志》),猫眼草、蚬草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叶里藏珠、痢疾草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鸦椿皮2022-10-07 18:36:50
中药材“野鸦椿皮”。别名:鸡眼睛皮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山谷、河边的丛林或灌丛中,亦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山西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野鸦椿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,高28m。茎皮灰褐色,具纵纹。小枝及芽红紫色,枝叶揉破后发出恶臭气味。叶对生;小叶柄长12mm;小托叶线形,基部较宽,先端尖,有微柔毛;奇数羽状复叶,长(8)1232cm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蜈蚣藤2022-10-07 18:41:32
中药材“蜈蚣藤”。别名:多叶花椒、马椒、小叶刺椒。性味:辛、苦,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祛风止痛。用于风湿关节疼痛;外用治牙痛,癣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外用适量。出处: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