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三方草2022-10-07 19:35:11
中药材“三方草”。别名:白郎苔、亚大苔草。生境分布:长江流域各省、贵州、河南、西北。性味:甘、苦,平。功能主治:理气止痛,驱风除湿。主治小儿夜哭,风湿骨痛。用法用量:0.5~1两,水煎或泡酒服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、山坡及路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及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亚大苔草,多年生草本,高3060cm。根茎短缩,丛生。秆三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大豆2022-10-07 18:25:48
中药材“黑大豆”。别名:乌豆(《肘后方》),黑豆(《日华子本草》),冬豆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大豆(《本经》),又名:大菽(《管子》)。 一年生草本,高50~80厘米。茎直立或上部蔓性,密生黄色长硬毛。3出复叶;叶柄长,密生黄色长硬毛;托叶小,披针形;小叶3片,卵形、广卵形或狭卵形,通常两侧的小叶为斜卵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桷树根疙瘩2022-10-07 18:26:58
中药材“黄桷树根疙瘩”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《重庆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鸡屎藤2022-10-07 18:29:27
中药材“鸡屎藤”。别名:斑鸩饭、女青、主屎藤(《质问本草》),却节(《李氏草秘》),皆治藤、臭藤根(《纲目拾遗》),牛皮冻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臭藤(《天宝本草》),毛葫芦(《岭南采药录》),甜藤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五香藤、臭狗藤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香藤、母狗藤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鸡矢藤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,清风藤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生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鱼尾葵叶2022-10-07 18:30:38
中药材“鱼尾葵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或沟谷林中,海拔450700m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鱼尾葵,乔木状,高达20m。茎无吸根,单生。叶大而粗壮,长34m;羽片每边1820片,下垂,中部的较长;裂片质厚而硬,顶端1片扇形,有不规则的齿缺,侧面的菱形而似鱼尾,长1520cm,内侧边缘有粗齿的部分超过全长之半,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阔叶垂头菊2022-10-07 18:34:09
中药材“阔叶垂头菊”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痈疽肿毒,外伤感染,烧伤疼痛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出处:始载于《四川阿坝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、水边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。原形态:丛叶垂头菊 多年生草本,高4850cm。全株灰绿色或蓝绿色。根肉质,直径34mm,多数。茎直立,单生,最上部被褐色有节柔毛,余均光滑,基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马追2022-10-07 18:36:50
中药材“野马追”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清肺,止咳,平喘,降血压。用于支气管炎,高血压病。用法用量:1~2两。出处:《药学资料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潮湿山坡,草地或溪边。分布华东、华南、华北、东北及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~2米。根茎短,生有须根。茎直立。上部分枝,淡褐色或带紫色,散生紫色斑点,嫩时密被毛,老时毛较少。叶对生,3全裂似轮生,有时不分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赤瓟根2022-10-07 18:39:10
中药材“赤瓟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001800m的山坡、河谷及林缘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山东等地。原形态:攀缘草质藤本。全株被黄白色长柔毛状硬毛。根块状,茎稍粗壮,上有棱沟。叶柄稍粗,长26cm;叶片宽卵状心形,长58cm,宽49cm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浅波状,两面粗糙,脉上有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蜈蚣2022-10-07 18:41:33
中药材“蜈蚣”。别名:百足虫、千足虫、金头蜈蚣、百脚。性状:本品呈扁平长条形,长9~15cm,宽0.5~1cm。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,全体共22个环节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,略有光泽,有头板覆盖,头板近圆形,前端稍突出,两侧贴有颚肢一对,前端两侧有触角一对。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,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,具光泽,自第四背板至第二十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;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蒙古马兰2022-10-07 18:43:57
中药材“蒙古马兰”。别名:北方马兰、羽叶马兰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全草在四川作刘寄奴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山坡、灌丛、田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山东、河南、四川西北部。原形态:蒙古马兰 多年生草本,高60100cm。茎上部分枝,被向上的糙伏毛。叶互生;中部和下部叶倒披针形或狭长圆形,长59cm,宽24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