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淫羊藿2022-10-07 19:05:12
中药材“淫羊藿”。别名:三枝九叶草、仙灵脾、牛角花、三叉风、羊角风、三角莲。性状:淫羊藿:茎细圆柱形,长约20cm,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,具光泽。茎生叶对生,二回三出复叶;小叶片卵圆形,长3~8cm,宽2~6cm;先端微尖,顶生小叶基部心形,两侧小叶较小,偏心形,外侧较大,呈耳状,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;上表面黄绿色,下表面灰绿色,主脉7~9条,基部有稀疏细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芙蓉2022-10-07 19:07:36
中药材“水芙蓉”。别名:麻雀草(《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》),水管筒、三叉草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水薄荷、软骨倒水莲(《广东中草药》)。出处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沟边、田边,沼泽等湿地上。分布华南各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直立或斜举草本,基部匍匐状,高15~30厘米。茎中空,圆柱形,浅绿色,有节,肉质,全株有香气。叶对生或3叶轮生;披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樗鸡2022-10-07 19:09:40
中药材“樗鸡”。别名:红娘子、灰花蛾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多九栖于樗、榆、刺槐、女贞及多种果树上。 资源分布:盛发于我国北方。原形态:樗鸡,体长1422mm,宽68mm。头狭小,复眼黑褐色。额延长如象鼻。前胸背板浅褐色;腹部大,黑褐色,腹部背面黑色,间被白色粉霜。前翅基半部淡褐色而稍带绿色,有黑斑20余个,端半部黑色,翅脉白色;后翅基部呈红色,有黑斑78个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树地瓜2022-10-07 19:11:58
中药材“树地瓜”。别名:山枇杷、牛奶根、斑鸠食子、鸡眼睛。性味:根:涩,微咸。 果序托:甘,平。功能主治:根:清热解毒; 果序托:下乳。 用于痢疾,尿路感染,乳汁不足,颈淋巴结结核,痔疮。用法用量:5~8钱。别名:山枇杷、牛奶根、斑鸠食子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灌木林中、路边。分布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达1.5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木莲果2022-10-07 19:14:16
中药材“木莲果”。出处: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谷溪沟边或山坡杂木林中。分布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产浙江。原形态:木莲(《白香山集》),又名:黄心树((白香山集)). 常绿乔木,高达20米。树皮灰白色。小枝灰褐色,无毛,具皮孔及叶痕。叶互生,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10~24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戟叶石韦2022-10-07 19:16:31
中药材“戟叶石韦”。别名:戟叶瓦韦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5004600m的河谷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藏地区。原形态:宽带蕨,植株高10cm。根茎长而横生,被卵圆披针形筛孔透明的鳞片,先端长渐尖,边缘有刺状长齿。叶疏生;有柄;叶片戟形,长38cm,基部掌状或三叉;有时二叉;裂片宽816mm,中间一片最长,先端钝尖,全缘,两侧裂片较短,有时一片发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山羊肉2022-10-07 19:18:48
中药材“山羊肉”。出处:《日用本草》。原形态:原动物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小叶柳2022-10-07 19:21:02
中药材“小叶柳”。别名:山杨柳、红梅蜡。生境分布:山西、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。性味:辛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清血化瘀。主治风湿骨痛,劳伤。外用治蛇头疔。用法用量:0.3~1两,泡酒服或适量煎水洗。外用取少许嚼烂外敷至消肿为止。别名:山杨柳、红梅蜡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野草坡上。分布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大过路黄2022-10-07 19:23:18
中药材“大过路黄”。别名:姜花草、痰药。生境分布:四川。性味:淡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,清热,化痰。主治风热喉痛,咳嗽,大便带血,坠胀,热毒疮等症。用法用量:0.5~1两,水煎服;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姜花草,痰药。出处: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低山丘陵的阴湿路边草丛中。分布四川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10~30厘米。全体密被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盘松球2022-10-07 19:25:34
中药材“地盘松球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滇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2003100m的山地,形成高山矮林或灌丛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状,高0.52cm。从基部分生状。树皮灰褐色。枝较平滑。针叶较粗硬,2至3针一束,长713cm;二型皮下层,树脂道2个,中生或其中一个边生。球果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,常多个丛生,长45cm,熟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