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铁扫竹2022-10-07 18:35:21

    中药材“铁扫竹”。别名:野蓝枝子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金银花、野绿豆、木蓝乔、鸡骨柴、女儿红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栽培或野生,分布山东、山西、河北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、安徽、浙江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约1米。羽状复叶,长约3~5厘米,小叶7~9,矩形至窄矩形,长7~15毫米,宽4~8毫米,两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苋菜2022-10-07 18:36:58

    中药材“野苋菜”。别名:细苋、白苋。性味:甘、淡,微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。用于细菌性痢疾,肠炎,乳腺炎,痔疮肿痛。用法用量:1~2两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田野、路旁、村边。分布我国南北各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10~80厘米。茎斜上,基部分枝,微具条棱,无毛,淡绿色至暗紫色。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,长1.5~4.5厘米,宽1~3厘米,顶端钝圆而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贝母兰2022-10-07 18:39:18

    中药材“贝母兰”。别名:止血果(《文山中草药》),石巴蕉、对叶果、果上叶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小绿芨(《全展选编·外科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杂木林中阴湿的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上。分布云南,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附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气生根须状,浅黄褐色。茎横走,分节,呈竹鞭状,节上生球状假鳞茎,肉质,卵形,有棱,直径15~30毫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蜈蚣刺2022-10-07 18:41:42

    中药材“蜈蚣刺”。别名:马椒、止血丹、马胶根、接骨药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杂木林中林缘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攀援状灌木。茎枝木质,灰褐色,着生下弯如鸟嘴状的皮刺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纸质至革质,边叶柄长可达60cm;叶轴背面着生下弯而短小的皮刺;小叶柄长不及1mm;小叶2151,歪斜的卵状披针形、披针形或为长圆形,长24cm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蒲种壳2022-10-07 18:44:05

    中药材“蒲种壳”。别名:地蒲壳、扁蒲壳(《苏州本产药材》)。出处: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生境分布:主产江苏。性状:干燥的果皮,多呈破碎的条片状,厚约5~7毫米。外表黄白色或灰黄色,平滑,内壁灰白色,如绵絮状。质脆易断,断面不平坦。以干燥、外表色黄、内壁白色、无碎屑者为佳。性味:①《苏州本产药材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茅栗叶2022-10-07 18:46:33

    中药材“茅栗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喜光,耐干旱瘠薄,均系野生,常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向阳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山西、陕西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幼枝被柔毛,芽卵形,长23mm。叶互生;叶柄长0.61cm,有短毛;叶片薄革质,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,长614cm,宽37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、圆钝或略近心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腰骨藤2022-10-07 18:48:55

    中药材“腰骨藤”。别名:羊角藤、勾临链、犁田公藤。生境分布: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功能主治:祛风,除湿,止痛。主治风湿痛。别名:钓连石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950m的山地疏林中,常生于低丘陵山坡灌木丛中或路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木质藤本,长达8m。全株具乳汁,仅幼枝有时被短柔毛,其余几无毛。叶对生,卵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绛梨木子2022-10-07 18:51:19

    中药材“绛梨木子”。别名:打枪子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叫梨子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叫耳母子,叫铃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金钱子、震天雷、雷震子(《重庆草药》),黑枣子(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)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山谷或路边灌丛中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薄叶鼠李,又名:郊李子、白色木、绛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紫背草根2022-10-07 18:53:45

    中药材“紫背草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林缘草丛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西部及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紫背千里光 多年生草本,高2070cm。须根多数,根状茎斜升,有粗纤维状根。茎单生,或23簇生,直立,圆柱形,少分枝。基生叶多数,丛生,平铺地面,叶柄长约2cm;叶片匙状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,长712cm,宽25cm,先端钝圆,基部楔形下延成狭翅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碎骨仔树2022-10-07 18:56:04

    中药材“碎骨仔树”。别名:华青皮木、退骨王、香芙木、骨碎木、土续断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林区山谷、溪边的密林或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小乔木,高26m。树皮暗灰褐色;多分枝,小枝干后黑褐色,具白色皮孔。叶互生;叶柄红色,长36mm;叶片纸质或坚纸质,长椭圆形、椭圆形或卵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