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紫茉莉子2022-10-07 18:53:26

    中药材“紫茉莉子”。别名:土山柰(《纲目拾遗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红三七2022-10-07 18:53:06

    中药材“红三七”。别名:扭子七(《四川中药志》),九节犁、九节雷、赶山鞭、蜈蚣七、伞墩七、螺丝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,螺丝三七、血三七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中山区的林下或潮湿地方,常见于黄沙泥地中。分布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产四川、陕西等地。原形态:支柱蓼,又名:九牛造。 多年生草本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红头小仙2022-10-07 18:53:00

    中药材“红头小仙”。别名:毛干药、甲冬仗、那猪草(《广西药枝名录》),紫背倒提壶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沟边、田埂。分布我国西南和南部。原形态:一至二年生草本,高约60厘米。茎直立。密被淡黄色长毛。单叶互生,椭圆形,长2~4厘米,宽0.8~1.5厘米,先端稍尖,基部楔形,下延成柄,叶缘有细尖齿。头状花序,排成紧密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红山药2022-10-07 18:52:51

    中药材“红山药”。别名:红孩儿、野红薯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性味:涩、微辛,平。功能主治:通经活络,止血,止痢。功能性子宫出血,月经不调,腰肌劳损,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0.2~1两,配伍其它药;外用适量,撒伤口。别名:粘薯、红孩儿、野红薯、羊角山药、草巴山药、苦山药、盘薯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1500m的山坡、路边、沟旁的常绿阔叶林下或灌丛中。 资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红萆薢2022-10-07 18:52:01

    中药材“红萆薢”。别名:小萆薢、小红萆薢、打不死、花花藤、花萆薢、滇江萆薢。性味:甘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调经,利尿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泌尿系感染,肾炎水肿,慢性胃炎,月经不调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川萆薢(《中药材手册》)。出处:《中药材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主产四川。性状:完整的块茎较粗大,重者可达数斤。外表多丁刺和疙瘩,表面粗糙,呈枯棕色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细叶铁线莲2022-10-07 18:51:42

    中药材“细叶铁线莲”。别名:透骨草、断肠草、狗肚子筋、驴断肠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3000m的山坡及水沟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,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东部。原形态:芹叶铁线莲,多年生草质藤本,长0.54m。根细长,棕黑色。茎纤细,有纵沟纹,微被柔毛或无毛。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或羽状细裂,连叶柄达710cm,稀达15cm,末回裂片线形,宽2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细香葱2022-10-07 18:51:38

    中药材“细香葱”。别名:绵葱(《本草正义》),火葱(《重庆草药》)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我国各地都有栽植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簇生。根坚韧,鳞茎不明显,外包皮膜。叶基生,线状,中空而细,长15~60厘米。花葶自叶丛抽出;与叶等长或稍短于叶;头状花序顶生,花多数,粉红至紫色;花被6,裂片长尖;雄蕊6,花丝伸出;雌蕊1,子房3室。花期6月。化学成分:鳞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罗汉松叶2022-10-07 18:50:51

    中药材“罗汉松叶”。别名:江南柏叶、江南侧柏叶(《广东中药》Ⅱ)。出处:《广东中药》Ⅱ。生境分布:主产广东。性状:短叶土杉的干燥枝叶,枝条粗约2~5毫米,外表淡黄褐色,粗糙,密被三角形的叶枕。叶互生,螺旋状排列,甚密,狭披针形,长5~7厘米,先端短尖或钝,上面灰绿色至暗褐色,下面淡黄绿色至淡棕色。气微,味淡。土杉的干燥枝叶,叶片较长大,长7~13厘米,排列较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罗锅底2022-10-07 18:50:38

    中药材“罗锅底”。别名:金盆(《草木便方》),金龟莲(《修订增补天宝本草》),金银盆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土马兜铃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金腰莲、曲莲(《全展选编·外科》),苦金盆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产云南、四川。原形态:①大籽雪胆 多年生攀援草本,长3~8米,全株无毛。块根扁圆形,膨大,重量可达效十公斤,外皮褐色,内白色粉质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羊胲子2022-10-07 18:50:29

    中药材“羊胲子”。别名:羊嚼子、羊咬子、山羊胃结石。生境分布:内蒙古、河北。功能主治:宽胸止呕。主治噎膈反胃,朝食幕呕。用法用量:0.5~1钱。别名:羊哀(《辍耕录》),百草丹(《纲日拾遗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产于四川。其他地区亦产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