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杨梅核仁2022-10-07 19:13:26

    中药材“杨梅核仁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枳椇叶2022-10-07 19:12:58

    中药材“枳椇叶”。出处: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柄果槲寄生2022-10-07 19:12:51

    中药材“柄果槲寄生”。别名:有柄槲寄生、桂花寄生、油桐寄生、寄生茶、刀叶槲寄生。出处: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16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,寄生于锥栗属、柯属或樟树等植物上。分布于华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 资源分布: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及南部、海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。原形态:灌木,高0.50.7m。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柿皮2022-10-07 19:12:04

    中药材“柿皮”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功能主治:贴疔疮、无名肿毒。出处:出自《滇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多为栽培种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及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大乔木,高达14m。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,长方块状开裂;枝开展,有深棕色皮孔,嫩枝有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820mm;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,长518cm,宽2.89cm,先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树扁竹2022-10-07 19:11:54

    中药材“树扁竹”。别名:石扁兰、燕尾扁竹兰、树竹、老鼠尾巴、鱼尾巴草、野扁竹、鸢尾叶莪白兰。性味:淡,凉。功能主治:理气消食,清热利尿,止咳止痛。用于消化不良,胃痛,肠炎,尿路感染,咳嗽,支气管炎,哮喘,跌打损伤,骨折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3~5钱;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燕尾扁竹兰、鱼尾巴草、树竹、老鼠尾、石扁兰、野扁竹、石扁竹、毛鼠尾。出处:出自《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栗子2022-10-07 19:11:44

    中药材“栗子”。别名:板栗(《唐本草》),栗果(《滇南本草》),大栗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出处:《千金·食治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辽宁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栗(《诗经》),又名:瑰栗(《西京杂记》),毛板栗、瓦栗子树、风栗、家栗。 落叶乔木,高15~20米。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桃南瓜2022-10-07 19:11:34

    中药材“桃南瓜”。别名:金瓜、红南瓜、看瓜、吊瓜。性味:甘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平喘,宁嗽。用于哮喘咳嗽。用法用量:2~4两。备注:(1)近缘植物金瓜Cucurbita pepo L. var. Kintoga Makino,功效相同。别名:金瓜、鼎足瓜(《中国蔬菜栽培学》),看瓜、吊瓜(《中医杂志》),红南瓜。出处:《中医杂志》。生境分布:栽培种。分布河北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桃儿七2022-10-07 19:11:31

    中药材“桃儿七”。别名:桃耳七、小叶莲。性味:苦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止咳止痛,活血解毒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,心胃痛,风寒咳嗽,月经不调,解铁棒锤中毒。用法用量:1~2钱,水煎或泡酒服。别名:奥莫色、鸡素苔、铜筷子、小叶莲、鬼打死、鬼臼、羊蒿爪。出处:本品公元710年以奥莫色(Omose)之名载于《月王药珍》。表明桃儿七药用已有较长历史。生境分布: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桃儿七果2022-10-07 19:11:31

    中药材“桃儿七果”。别名:墨地、八月瓜、鸡嗉台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3000m的山地草丛中或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桃儿七 多年生草本,高4070cm。根茎粗壮,侧根多数,长15cm,直径23mm,外表浅褐色或棕褐色。茎单一,基部有2个膜质鞘。叶23,生于茎顶,具长叶柄;叶盾状着生,直径约25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桦树液2022-10-07 19:11:07

    中药材“桦树液”。出处:《吉林中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吉林中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