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鸦片2022-10-07 18:28:55

    中药材“鸦片”。别名:底野迦(《唐本草》),阿片、阿芙蓉(《纲目》),亚片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鲱鱼籽2022-10-07 18:30:08

    中药材“鲱鱼籽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为冷水性中上层鱼类,食沲游生物,栖息于水深80m左右的海区,一般于第2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产卵,山东产卵块在荣城、威海沿海,粘性卵,卵径1.31.6mm,怀卵量1万2万粒。 资源分布:分发布于渤海、黄海。原形态:太平洋鲱,体侧扁,长2535cm,冻中大,头顶有一浅凹,吻长大于眼径,眼中大,侧上位,有脂眼睑,眼间隔浅凹。口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草2022-10-07 18:35:56

    中药材“金草”。别名:糖果草、白莲花、竹叶草、牛脷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香港、广西。原形态:金草 又名:猪粉草、甜仔茶、三捻草《海南植物志》灌木状草本,高2560cm。基部木质;茎几乎不分枝,锐四棱柱形或具翅。叶对生;近无柄;叶片革质,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512cm,宽1.52.5cm,先端急尖或长渐尖,基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都咸子2022-10-07 18:38:09

    中药材“都咸子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广东有栽培。原形态:鸡腰果,又名:都咸树(《南方草木状》),槚如树、心果树。 常绿乔木,有乳状汁。叶互生,革质,长椭圆状卵形,或倒卵形,长10~20厘米,先端圆或微凹,全缘,具柄;侧脉约10对、花小,杂性,为顶生分枝的圆锥花序;花黄色,有淡红色条纹:萼深5裂,裂片直立,覆瓦状排列;花瓣5,线状披针形,覆瓦状排列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西瓜子仁2022-10-07 18:40:27

    中药材“西瓜子仁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藨草2022-10-07 18:42:55

    中药材“藨草”。别名:野荸荠、光棍草、光棍子。生境分布:除广东外,各省区均有。性味:甘、涩,平。注意:孕妇及体虚无积滞者勿用。功能主治:开胃。主治食积气滞,呃逆饱胀。用法用量:0.5~2两。别名:野荸蔼、光棍子、光棍草。出处:始载于(《中国植物志》11卷)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河边、溪塘边、沼泽地及低洼潮湿处。 资源分布:除广东、海南外,各地均有分布。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荸荠2022-10-07 18:45:17

    中药材“荸荠”。别名:马蹄、乌芋、地栗、地梨、苾荠、通天草[浙江杭州]。性味:球茎:甘,平。 地上全草:苦,平。功能主治:球茎:清热止渴,利湿化痰,降血压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,咽喉肿痛,口腔炎,湿热黄疸,高血压病,小便不利,麻疹,肺热咳嗽,硅肺,痔疮出血。 地上全草:清热利尿。用于呃逆,小便不利。用法用量:球茎2~4个;或适量捣汁服。 地上全草0.5~1两。别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羚羊角2022-10-07 18:50:06

    中药材“羚羊角”。别名:高鼻羚羊。性状:本品呈长圆锥形,略呈弓形弯曲,长15~33cm,类白色或黄白色,基部稍呈青灰色。嫩枝对光透视有“血丝”或紫黑色斑纹,光润如玉,无裂纹,老枝则有细纵裂纹。除尖端部分外,有10~16个隆起环脊,间距约2cm,用手握之,四指正好嵌入凹处。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,直径3~4cm,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,习称“骨塞”,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红白二丸2022-10-07 18:52:35

    中药材“红白二丸”。别名:红白二元、红黑二丸、岩丸子、鸳鸯七、水八角、一口血、一点血、小桃红、山海棠。性味:苦、酸,平。功能主治:活血调经,止血止痢。用于月经不调,赤白带下,痢疾,吐血,衄血,跌打损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2~5钱。别名:一点血、岩丸子、鸳鸯七、红黑二丸、野秋海棠、红白二元、老背少、一口血、山海棠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阴湿的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竹鱼2022-10-07 18:54:55

    中药材“竹鱼”。别名:足鱼(《医林纂要》),野鲮鱼(《中国经济动物志·淡水边类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长江上游和中游的支流上游,以及珠江上游等处。原形态:体长,稍侧扁,长约40厘米。吻端钝圆,口下位,呈新月形,吻向前突出,吻皮向下包,与上唇边缘相平,唇后沟完全,上颌吻皮的边缘薄而平整,无缺刻,吻部具多数白色较大的珠星状突起,近口角处的上唇有很密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