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北豆根2022-10-07 19:29:11
中药材“北豆根”。别名:黄条香、黄根、汉防己、防己藤、山地瓜秧。性状:本品呈细长圆柱形,弯曲,有分枝,长可达50cm,直径0.3~0.8cm。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,多有弯曲的细根,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及纵皱纹,外皮易剥落。质韧,不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,纤维细,木部淡黄色,呈放射状排列,中心有髓。气微,味苦。贮藏:置干燥处。炮制: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鉴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假香附2022-10-07 19:31:55
中药材“假香附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阳处、路旁、草地、溪边及松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以南及陕西、台湾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砖子苗,一年生草本。根茎短,高1550cm。秆疏丛生,锐三棱形,平滑,基部略膨大。叶与秆近等长,宽36mm,叶鞘红棕色。叶状苞片58,长于花序,斜展。长侧枝聚伞花简单,有612个辐射枝,辐射枝最长达8cm,或有时短缩;小穗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乌当归2022-10-07 19:34:14
中药材“乌当归”。别名:岩当归、差风、光头差风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阴湿山坡草丛及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南部地区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60cm。根圆椎形,长815cm,径0.82cm,黑褐以至黄棕色,外皮易剥脱。茎单生,稍带紫色,有细沟纹,光滑无毛,仅上部被细短毛。基生叶三出甙二回羽状复叶;叶柄长达20cm。茎生叶一至二回三出式羽状复叶,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鹿茸草2022-10-07 18:27:42
中药材“鹿茸草”。别名:千年艾(《庐山志》),千重塔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瓶儿蜈蚣草、山门穹(《杭州药植志》),千层矮、龙须草、白路箕、毛茵陈、白丝草、土茵陈(《湖南药物志》),栀子草、牙痛草、白头翁、六月霜(《江西草药》),白山艾、白龙骨、白杉笠、千层楼(《福建中草药》),千年春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,千年霜、满山白、白头毛、白鸡毛、四季青、瓜子草、老鼠牙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雉肝2022-10-07 18:33:40
中药材“雉肝”。出处:《圣济总录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银线草2022-10-07 18:34:49
中药材“银线草”。别名:鬼督邮(《本草经集注》),独摇草(《唐本草》),鬼独摇草(《纲目》),鬼都邮,四大天王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四叶金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四叶对(《安徽药材》),四叶草(《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》),四块瓦(《广西中药志》),灯笼花、分叶芹、苏叶蒿、山油菜、杨梅草、胡艽眼(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),四大金刚、四季香、四匹瓦(《湖南药物志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迷迭香2022-10-07 18:38:12
中药材“迷迭香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原产南欧各国;我国亦有栽培。原形态:常绿小灌木,高约1~2米,有纤弱、灰白色的分枝,全株具香气。叶对生,无柄;叶片线形,革质,长约3.4厘米,宽约2~4毫米,上面暗绿色,平滑,下面灰色,被毛茸,有鳞腺,叶缘反转,下面主脉明显。花轮生于叶腋,紫红色,唇形;萼钟状,2唇形,有粉毛;花冠2唇,筒部短,喉部广阔,上唇2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血见愁老鹳草2022-10-07 18:40:31
中药材“血见愁老鹳草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m左右的林缘、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。原形态:血见愁老鹳草 多年生草本,高3040cm。根状茎粗,肉质。茎直立,从基部以上起23次假二歧分枝。叶对生,肾状五角形;下部茎生叶长达5cm,宽67cm,5深裂达四分之三,裂片菱状短楔形,近膜质,边缘中部以上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藤五加2022-10-07 18:42:59
中药材“藤五加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3200m的丛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24m,有时蔓生状。枝无毛,节上有刺一至数个或无刺,稀节间散生多数倒刺;刺细长,基部不膨大,下向。叶有小叶5,稀34;或柄长510cm或cm,宽2.55cm,先端渐尖,稀尾尖,基部楔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羊蹄2022-10-07 18:50:10
中药材“羊蹄”。别名:土大黄、牛舌头、羊舌头、野菠菜、羊蹄叶。性味:苦、酸,寒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止血,通便,杀虫。用于鼻出血,功能性子宫出血,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慢性肝炎,肛门周围炎,大便秘结;外用治外痔,急性乳腺炎,黄水疮,疖肿,皮癣。用法用量:3~5钱,鲜品1~2两;外用适量,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东方宿、连虫陆、鬼目(《本经》),败毒菜根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