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竹蜂2022-10-07 18:54:59

    中药材“竹蜂”。别名:乌蜂、熊蜂、象蜂。性味:甘、酸,寒。注意:虚寒无火者禁用。功能主治:清热泻火,祛风。用于牙{匿虫虫}、口疮、咽痛,小儿惊风。用法用量:2~4只。备注:(1)同属动物小竹筒蜂Xylocopa phalothorax (Lep.),身体较小,亦供药用。 (2)头嘴有白色花纹者,不能作本品供药用。别名:笛师(《方言》郭璞解),留师(《本草拾遗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短穗兔耳草2022-10-07 18:57:23

    中药材“短穗兔耳草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2004500m的高山、草原、河滩、湖边砂质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矮小草本,高48cm。全株无毛。通常有匍匐走茎,根状茎短,不超过2cm。根多数,簇生,条形,内质,长可达10cm,根颈外面为残留的老叶柄所形成的棕褐色纤维状鞘包裹。叶全为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僵蚕2022-10-07 18:59:41

    中药材“白僵蚕”。别名:僵蚕(《千金方》),天虫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僵虫(《河北药材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猪大肠2022-10-07 19:01:58

    中药材“猪大肠”。别名:地花生、翻转红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长于海拔16002300m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西藏远志 多年生草本,高620cm。根粗壮,肉质,深褐色;茎自基部多分枝,圆柱形,直立或铺散,密被卷曲短柔毛和刺毛状棉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极短;叶纸质,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1.54(7.5)cm,宽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灯蛾2022-10-07 19:04:15

    中药材“灯蛾”。别名:飞蛾、火花、慕光(崔豹《古今注》),扑灯蛾(《祝穆试效方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原形态:体肥大,茶褐色,长约3厘米,展翅阔约8厘米。头小,两侧有复眼1对;口吻发达,下唇须长。触角1对,羽状。胸节连合,有红色部.翅2对,膜质,被有鳞片;茶褐色,前翅具黄白色网状纹,后翅有黑纹数条。足3对,跗节5节。腹部肥大,橙黄色。幼虫长圆形,黑色,有灰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油渣果2022-10-07 19:06:38

    中药材“油渣果”。别名:油瓜、猪油果、野面瓜、猴子面瓜果。生境分布:广西、云南。性味:种仁:甘,凉。 根:苦,寒。有小毒。注意:根,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种仁:凉血止血,解毒消肿。主治胃、十二指肠溃疡出血,用果皮2~3钱研粉,开水送服。外伤出血,用果皮研粉,撒敷。疮疖肿痛、湿疹,用种仁油外涂。 根:杀菌,催吐。主治疟疾,用量0.5~1钱,胡椒引,水煎服,每日1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毛排钱草2022-10-07 19:08:53

    中药材“毛排钱草”。别名:排钱草、叠钱草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麒麟片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广西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林旁荒地,山野小林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鳞狸鳞又名:连里尾树。 小灌木,高0.5~1.5米。茎、枝密被黄色绒毛。3出复叶,小叶披针形或矩圆形,顶端小叶较长,长5~6厘米,宽3~4厘米,先端钝或微缺,边缘浅波形,基部楔形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梅花草2022-10-07 19:10:59

    中药材“梅花草”。性味: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止咳化痰。用于细菌性痢疾,咽喉肿痛,百日咳,咳嗽痰多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出处: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林边、山沟、隰草地。分布东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内蒙古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达50厘米。基生叶丛生,卵圆形至心形,长1~3厘米,宽1.5~3.5厘米,先端尖,基部心形,全缘,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松萝2022-10-07 19:13:18

    中药材“松萝”。别名:树挂、云雾草、海风藤[西北、中南、西南]、金线草、老君须。性味:甘,平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止咳化痰。用于肺结核(多用松萝酸的钠盐),慢性支气管炎;外用治创伤感染,术后刀口感染,化脓性中耳炎,疮疖,淋巴结结核,乳腺炎,烧伤,子宫颈糜烂,阴道滴虫。用法用量:1~3钱;外用适量,研末外敷或煎水洗患处。备注:(1)松萝属植物花松萝Us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救必应2022-10-07 19:15:35

    中药材“救必应”。别名:白银树皮、九层皮、白兰香、熊胆木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感冒,扁桃体炎,咽喉肿痛,急性胃肠炎,风湿骨痛;外用治跌打损伤,痈疖疮疡,外伤出血,烧烫伤。用法用量:3~5钱;外用适量,树皮研粉调油敷;鲜叶或根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白木香(《岭南采药录》)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下疏林中或溪边。分布江苏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