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油桐叶2022-10-07 19:06:45
中药材“油桐叶”。别名:桐子树叶(《草木便方》)。出处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毛勾儿茶2022-10-07 19:09:00
中药材“毛勾儿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、灌丛和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。原形态:大叶勾儿茶 藤状灌木,高达10m。小枝光滑无毛,绿褐色。叶互生;叶柄长1.42.5cm;叶纸质或薄纸质,卵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612cm,宽36cm,上部叶较小,先端圆或稍钝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上面绿色,无毛,背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桑蠹虫2022-10-07 19:11:06
中药材“桑蠹虫”。别名:桑蝎、蝤蛴、铁炮虫、天牛幼虫、褐天牛、桑天牛、桑牛、哈牛。生境分布:南北栽桑地区。性味:甘,温。功能主治:强壮活血去瘀药,并有镇痉、镇痛之功。主治闭经,崩漏,赤白带下,乳汁不下,小儿痘疮不出,惊风搐搦,跌伤瘀血,腰脊痛,心腹气血坚满疼痛。用法用量:1~1.5钱,作丸剂或散剂。备注:成年天牛,亦入药。夏季捕捉,入沸水烫死,晒干备用。功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杜茎山2022-10-07 19:13:25
中药材“杜茎山”。别名:踏天桥、山茄子[江西南丰]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祛风利尿,止血,消肿。 根:头痛,腰痛,水肿,腹水; 叶:外用治创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根3~5钱;叶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土恒山(《纲目》),踏天桥、水麻叶(《湖南药物志》),山茄子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常绿阔叶林下。分布长江中、下游至福建、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斑叶堇菜2022-10-07 19:15:42
中药材“斑叶堇菜”。别名:天蹄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、林下、灌丛中或阴处岩石缝隙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安徽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12cm。根茎通常短而细。叶均基生,呈莲座状;叶柄长短不一,长17cm;托叶淡绿色或苍白色,近膜质,2/3与叶柄合生,披针形;叶片圆形或卵圆形,长1.25cm,宽14.5cm,先端圆或钝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岩檀香2022-10-07 19:17:58
中药材“岩檀香”。别名:山檀香、土地瓜、山梨儿。性味:甘、辛,平。功能主治:行气,消食。用于胸腹胀痛,食物不消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别名:土地瓜、山梨儿。出处: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灌木丛中。分布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约80厘米。地下多球形的根,内面白色,汁液味甜。新枝棕黄色,密被硬毛和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片革质;倒卵形,全缘,略反卷,上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小茴香2022-10-07 19:20:13
中药材“小茴香”。性状:本品为双悬果,呈圆柱形,有的稍弯曲,长4~8mm,直径1.5~2.5mm。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,两端略尖,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,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。分果呈长椭圆形,背面有纵棱5条,接合面平坦而较宽。横切面略呈五边形,背面的四边约等长。有特异香气,味微甜、辛。贮藏:置阴凉干燥处。炮制:小茴香:除去杂质。 盐小茴香:取净小茴香,照盐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太白米2022-10-07 19:22:27
中药材“太白米”。别名:假百合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宽胸理气,止咳止痛。用于心胃气痛,胸闷,咳嗽,呕吐。用法用量:0.5~2钱,水煎服或研粉吞服4~8分。别名:九子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丛或灌木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假百合 多年生草本。茎高60150cm,近无毛。鳞茎呈窄卵形或近圆筒形,由基生叶的基部增厚套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多穗石柯叶2022-10-07 19:24:43
中药材“多穗石柯叶”。别名:甜茶。出处:金华《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温暖的山地,在土壤湿润肥沃的山谷中生长最好。分布长江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常绿乔木,高7~15米。树皮灰褐色;小枝无毛。单叶互生;卵状披针形至近椭圆形,长12~20厘米,宽5~8厘米,先端渐尖攻尾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下面有灰白色鳞粃,无毛;叶柄长1.5~2厘米。雌花序常顶生,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吴茱萸叶2022-10-07 19:27:00
中药材“吴茱萸叶”。出处:《日华子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