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地核桃2022-10-07 19:25:36
中药材“地核桃”。别名:山核桃、箭头草、匙头菜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银地匙、白毛叶地丁草(《泉州本草》),地丁子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阴湿地。分布我国东部以至西南部。原形态:毛果堇菜,又名:球果堇菜。 多年生草本。主根粗壮横长。叶和花梗均根出。叶心脏形以至稍圆形,大小差异较大,长2~5厘米,宽2.5~6厘米,先端钝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磨薯2022-10-07 19:25:35
中药材“地磨薯”。别名:野芝麻棵、小黑药、野芝麻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草坡上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细齿山芝麻HelicteresglabriusculaWall.又名:光叶山芝麻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灌木,高1.5m。枝柔弱,幼时密被星状柔毛,后几脱净。叶互生;叶柄短,长约3mm,被毛;托叶钻状,与叶柄等长;叶片偏斜状披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椒2022-10-07 19:25:35
中药材“地椒”。别名:地花椒(《海上名方》),百里香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山椒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山胡椒(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)。出处:《嘉佑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干燥山坡砂质地。分布内蒙古、甘肃、陕西、东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小灌木状草本。茎匍匐状,随处生根,多分枝,下部木质化,红棕色,花枝直上,高3~15厘米,有强烈芳香气。叶对生;细小,长椭圆形或卵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盘松球2022-10-07 19:25:34
中药材“地盘松球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滇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2003100m的山地,形成高山矮林或灌丛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状,高0.52cm。从基部分生状。树皮灰褐色。枝较平滑。针叶较粗硬,2至3针一束,长713cm;二型皮下层,树脂道2个,中生或其中一个边生。球果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,常多个丛生,长45cm,熟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白草2022-10-07 19:25:34
中药材“地白草”。别名:七星莲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天芥菜草、白菜仔、鸡疴粘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黄瓜草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白地黄瓜、狗儿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黄瓜菜、细通草、毛毛藤、黄瓜香(《湖南药物志》),野白菜(《贵州草药》),冷毒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在路边及较湿润地。分布华东、华南及西南各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涌金莲2022-10-07 19:25:33
中药材“地涌金莲”。别名:毛果矮蕉、地金莲、地涌莲、地莲花。性味:苦、涩,寒。功能主治:收敛止血。用于红崩,白带,便血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地金莲、地涌莲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间坡地。分布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高大草本,高约l米。茎厚而粗,由叶鞘复叠而成。巨形叶,长椭圆形,有白粉,全缘。花4~6朵,簇生于花茎上鲜黄色苞叶内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皮消2022-10-07 19:25:33
中药材“地皮消”。别名:地皮胶、刀口药、蛆药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草地上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喜栎小苞爵床,又名:岩威灵仙、芦莉草。 多年生草本,高约20厘米。根茎粗短,匍匐上升,其上有肥厚的须根。叶对生,密聚,长圆形,长2.5~8厘米,宽1.5~3.6厘米,先端钝,基部楔形,边缘皱波状,上面绿色,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筋2022-10-07 19:25:32
中药材“地筋”。别名:菅根、土筋(《别录》),黄茅(《纲目》),毛针子草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山坡草地。分布华南、西南、华中和浙江、陕西等地。原形态:黄茅,又名:黄菅(《纲目》)。 多年生草本.须根质较坚韧。秆直立,丛生,高40~90厘米,光滑无毛。叶鞘扁压而具脊,光滑无毛或鞘口具细柔毛;叶舌较硬,膜质,长约1毫米,截平,具纤毛;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牯牛2022-10-07 19:25:32
中药材“地牯牛”。别名:倒推车、倒退牛、地股牛、山老牛、蚁狮、蚁地狱、地拱、沙虱、沙挼子、摇摇锅、砂牛、倒后虫、退退窝窝、啊喽喽。性味:咸,凉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平肝息风,解热镇痉,拔毒消肿。用于高血压病,中风,小儿高热,惊厥,疟疾,泌尿道感染,竹木刺、异物入肉不出,骨折;外用治中耳炎,痈疮,无名肿毒。用法用量:1~2分。外用适量,焙干研粉敷患处。别名:砂挼子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毡草2022-10-07 19:25:31
中药材“地毡草”。别名:金雀梅、金雀花(《泉州青草药》),天地花(《泉州本草》),地红花、小毛毡苔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泉州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区阴湿斜坡,或湿地水沟旁。分布福建、广东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茎极短缩。叶皆基生,呈镶嵌式;叶片匙形,长1~2厘米,上部圆而较宽,下部渐次狭窄,无明显的叶柄,上面密被紫红色腺毛,毛长可达5毫米。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