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大麦2022-10-07 19:23:02

    中药材“大麦”。别名:麰(《广雅》),倮麦,麰麦(陶弘景),牟麦(《纲目》),饭麦、赤膊麦(《医林纂要》)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60~100厘米。秆直立,光滑无毛。叶鞘无毛,有时基生叶的叶鞘疏生柔毛,叶鞘先瑞两侧具弯曲沟状的叶耳;叶舌小,长仪l~2毫米,膜质;叶片扁平,长披针形,长8~18厘米,宽6~1B毫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麦奴2022-10-07 19:23:02

    中药材“大麦奴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寄生于大麦和青稞的果穗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全国产大麦和青棵地区。原形态:大麦坚黑粉菌寄主的整个花序被侵染后,每个籽粒变成了一个孢子堆,内含的黑色粉末即黑粉孢子,原垣孢子圆形至卵圆形,暗褐色,表面光滑,(3.97.2)μm×(3.96.5)μm。归经:心经。性味:辛;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热病发热;服丹石中毒。用法用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青盐2022-10-07 19:23:01

    中药材“大青盐”。别名:青盐、石盐、戎盐。原形态:呈方块形和不规则的多棱形,直径约0.5~2厘米。青白色至暗白色或略带黄色,半透明,多数颗粒有一至数个小孔洞。质硬,可溶于水。微臭,味咸。性味:咸,寒。功能主治:凉血,明目。用于吐血,衄血,尿血,外治目赤肿痛,牙痛。用法用量:3~5分。外用适量,研末搽牙或化水漱口洗目。别名:戎盐、胡盐、秃登盐、阴土盐、寒盐、冰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靛根2022-10-07 19:23:01

    中药材“大靛根”。出处: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性味: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马哈鱼籽2022-10-07 19:23:00

    中药材“大马哈鱼籽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为生殖洄游性鱼类,原栖息于太平洋中。每年秋季(秋鲑)由鄂霍次克经库页岛成群进入黑龙江、乌苏里江等河流。 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松花江及图们江。原形态:大麻哈鱼,体稍侧扁,一般长约60cm。头大,吻长,突出,微弯,尤其雄鱼在生殖期吻弯曲如钩状,使上下颌不相吻合。眼距吻端比距鳃孔为近。口大,牙扁而尖锐,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青根2022-10-07 19:23:00

    中药材“大青根”。别名:臭根、野地骨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土地骨皮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。出处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荒地、低丘陵地的草丛中或疏林下。分布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路边青,又名:大青(《别录》),淡婆婆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青草心,山尾花、山漆、猪屎青、鸭公青、鸡屎菜、鬼灯火、牛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驳骨丹2022-10-07 19:22:59

    中药材“大驳骨丹”。别名:鸭仔花、逼迫树(《本草求原》),大还魂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大驳节(《陆川本草》),大接骨草、救命王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大驳骨、鸭公青,十月青《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白鹤脚,大骨节草、大驳骨泊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大叶驳骨草,黑叶接骨草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生境分布:多栽于庭园,或生于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青草2022-10-07 19:22:58

    中药材“大青草”。别名:青泽兰、化痰清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出处: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半阴湿处的溪边、山谷、疏林及草丛中。我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一年或二年生草本。茎高25~90厘米。茎稍带四棱,秃净或嫩茎被短柔毛。叶对生;矩圆状披针形,榄状或线形,长2~9厘米,宽7~15毫米,纸质,两端均狭,全缘,两面皆被突起的小线条,叶柄长3~10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驳骨2022-10-07 19:22:58

    中药材“大驳骨”。别名:黑叶爵床、大接骨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山地、水边、坡地、路旁灌木丛或林下湿润地,常为栽培绿篱。分布于华南各省区。原形态:常绿灌木,高1~2米。茎直立,粗壮,圆柱形;老枝灰黄色,新枝绿色,节显着膨大,呈膝状。除花序稍被微毛外,全部均无毛。叶对生,厚纸质,具短柄;叶片椭圆形,长10~15厘米,宽4.5~6厘米,先端钝,基部渐窄,全缘。春季开花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黄茎2022-10-07 19:22:57

    中药材“大黄茎”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性味:①《唐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