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寻骨风2022-10-07 19:21:26

    中药材“寻骨风”。炮制:洗净,晒干,切碎用。归经:归肝经。性味:辛、苦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通络,止痛。用于风湿痹痛,胃痛,睪丸肿痛,跌打伤痛等症。用法用量:三钱至五钱,煎服。备注:(1)用于风湿痹痛、筋脉拘挛,可单味浸酒服或与桑枝、络石藤配伍应用。治胃痛可配海螵蛸、陈皮同用;用治睪丸肿痛可与鸡蛋同煮,饮汤食蛋;用治跌打伤痛可配透骨草等同用。此外,本品内服还可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对对参2022-10-07 19:21:25

    中药材“对对参”。别名:壮精丹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出处: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,草地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33~48厘米。根2枚并生,稍肉质;纺锤形,长约1.5厘米。叶2~3枚,披针形至长椭圆形,长12~18厘米,宽4~6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钝圆魂阔楔形,抱茎,两面均无毛;平行脉10~15条,两面凸出。穗状花序顶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对马耳蕨2022-10-07 19:21:25

    中药材“对马耳蕨”。生境分布:长江以南各省区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治痢疾,湿热腹痛,下肢疖肿。用法用量:3~5钱,外用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小叶金鸡尾巴草。出处: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阴暗山谷潮湿林下、溪边及竹林内。分布浙江、江西、广东、贵州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常绿草本,高30~60厘米。根茎近直立,连同叶柄基部有黑褐色卵状披针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密褶红菇2022-10-07 19:21:24

    中药材“密褶红菇”。别名:密褶黑红菇、小黑菇、密褶黑菇、火炭菇、猪嘴托、火炭菌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针、阔叶混交林下。散生至群生。夏秋季常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菌盖宽4.512cm,平滑,中凹。棕灰色、暗灰色,后期炭黑色。盖缘微内卷。后平展。菌肉白色,受伤后变褐红,后转黑。菌榴初灰白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对叉疔药2022-10-07 19:21:24

    中药材“对叉疔药”。别名:飞蛾草、半边风(《贵州草药》),燕尾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,羊蹄草、半截叶、四方台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间河谷石缝、路旁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缠绕草质藤本。卷须着生于叶腋。单叶互生,燕尾状杯形两裂,裂片长三角形,长5~10厘米,宽5~8厘米,两裂片之间有1小尖头,主脉5;叶柄近基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射干2022-10-07 19:21:23

    中药材“射干”。别名:乌扇、扁竹、绞剪草、剪刀草、山蒲扇、野萱花、蝴蝶花。性状:本品呈不规则结节状,长3~10cm,直径1~2cm。表面黄褐色、棕褐色或黑褐色,皱缩,有较密的环纹。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,偶有茎基残存;下面有残留细根及根痕。质硬,断面黄色,颗粒性。气微,味苦、微辛。贮藏:置干燥处。炮制: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薄片,干燥。本品为不规则形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对叶林2022-10-07 19:21:23

    中药材“对叶林”。别名:西藏吊灯花。生境分布:贵州、西藏。性味:辛、寒。功能主治:解毒,杀虫。 蛔虫病:根研末2钱,兑淘米水服。 治疔疮:全草1两,水煎服,外用捣烂敷患处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草坡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茎细长,缠绕状,稻秆色,嫩枝微有柔毛。叶对生;有短柄;叶片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长7~11厘米,宽2~4.2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对叶豆2022-10-07 19:21:22

    中药材“对叶豆”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化学成分:叶显蒽醌类及黄酮类反应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杀虫,止痒。主治神经性皮炎,牛皮癣,湿疹,皮肤瘙痒,疮疖脓疡。用法用量:鲜叶适量捣汁搽患处。别名:非洲木通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多为栽培。分布于云南、广东等地遍及热带地区。原形态:灌木或小乔木。叶近于无柄,长30~60厘米;小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对叶四块瓦2022-10-07 19:21:22

    中药材“对叶四块瓦”。别名:四叶莲(《纲目抬遗》),四块瓦、四儿风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四叶箭、金薄荷、四叶麻(《湖南药物志》),四叶对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四叶金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原形态: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小千金2022-10-07 19:21:21

    中药材“小千金”。别名:硬筋藤。生境分布: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:辛、微涩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舒筋活络。治风湿疼痛,脚转筋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外用适量,煎水熏洗患处。别名:硬筋藤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林中,常缠绕于大树或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紫刺卫矛 灌木,直立或藤本状,高可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