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栗寄生2022-10-07 19:11:41

    中药材“栗寄生”。别名:柃寄生、螃蟹脚、吊兰、胡龙须、方叶子、樟木寄生、油茶寄生、梅子寄生、三稔寄生。出处:栗寄生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栝楼2022-10-07 19:11:41

    中药材“栝楼”。别名:果裸(《诗经》),王菩(《吕氏春秋》),地楼(《本经》),泽巨、泽冶(《吴普本草》),王白(《广雅》),天瓜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萯(《穆天子传》郭璞注),瓜葵(《针灸甲乙经》),泽姑、黄瓜(《别录》),天圆子(《东医宝鉴》),柿瓜(《医林纂要》),野苦瓜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杜瓜、大肚瓜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药瓜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鸭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栗荴2022-10-07 19:11:40

    中药材“栗荴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栗花2022-10-07 19:11:40

    中药材“栗花”。出处:《日用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花含精氨酸。性味:①《滇南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栗花灯心草2022-10-07 19:11:39

    中药材“栗花灯心草”。别名:三头灯心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长于高山草坡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栗色灯心草 多年生草本,高2535cm。具长的根茎。秆直立,直径23mm,中空无髓。叶生于秆的中部以下,基生叶鞘质地薄弱,长12cm,松弛抱茎,叶耳不显着;叶片长510cm,宽34mm,常对折。花序球直径68mm,结果时长达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栲栗果壳2022-10-07 19:11:39

    中药材“栲栗果壳”。别名:锥栗壳。出处:出自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喜温暖湿润,常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地或谷地,与常绿阔叶林混交,有时与马尾松混交形成混交林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西南部及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乔木,高达20m,胸径60cm。树皮暗灰色,老时纵裂。小枝有椭圆形皮孔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2.5cm;叶片披针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树葱2022-10-07 19:11:38

    中药材“树葱”。别名:石葱、蜈蚣草、毛兰。性味:苦,凉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活血散瘀,解毒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,骨折,痈疮疖肿,烧烫伤,药物(水马桑、蕈类、一支蒿、草乌、断肠草、磷化锌等)中毒,荨麻疹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石葱、蜈蚣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岩葱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常附生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栲栗2022-10-07 19:11:38

    中药材“栲栗”。别名:锥栗、米锥栗、勒翠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喜温暖湿润,常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地或谷地,与常绿阔叶林混交,有时与马尾松混交形成混交林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西南部及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乔木,高达20m,胸径60cm。树皮暗灰色,老时纵裂。小枝有椭圆形皮孔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2.5cm;叶片披针形或卵圆披针形,长718c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栾樨2022-10-07 19:11:37

    中药材“栾樨”。别名:格杂树。出处: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,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滨沙地或近潮水的空旷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沿海一带和台湾。原形态:阔苞菊,灌木,高23m。茎上部分枝,幼枝被短柔毛,后脱落。叶互生;叶片倒卵形或倒阔卵形,长57cm,宽13cm,先端钝或有短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较密的细齿或锯齿,两面被短柔毛,或下面被疏毛。头状花序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树萝卜2022-10-07 19:11:37

    中药材“树萝卜”。别名:葫芦暗消、陆次、猴子板凳、瘿袋花。性味:涩、淡,凉。功能主治:散瘀止痛,利尿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,胃痛,肝炎,水肿,无名肿毒。外用治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3~5钱,外用干品研粉外敷。别名:石萝卜、叶上花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附生于潮湿的杂木林中树上。分布西南地区。原形态:常绿附生小灌木,高20~50厘米。根膨大似萝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