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桃儿七2022-10-07 19:11:31

    中药材“桃儿七”。别名:桃耳七、小叶莲。性味:苦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止咳止痛,活血解毒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,心胃痛,风寒咳嗽,月经不调,解铁棒锤中毒。用法用量:1~2钱,水煎或泡酒服。别名:奥莫色、鸡素苔、铜筷子、小叶莲、鬼打死、鬼臼、羊蒿爪。出处:本品公元710年以奥莫色(Omose)之名载于《月王药珍》。表明桃儿七药用已有较长历史。生境分布: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桂花露2022-10-07 19:11:30

    中药材“桂花露”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性味:《纲目拾遗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核桃楸果仁2022-10-07 19:11:30

    中药材“核桃楸果仁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长土质肥厚、湿润、排水良好的沟谷两旁或山坡中下部的杂木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东北及河北、山西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超达2Om。树皮暗灰色;浅纵裂。小枝粗壮,具柔腺毛。髓部薄片状;顶芽大,有黄褐色毛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可达80cm;叶柄长59cm,基部肥大,叶柄和叶轴被有短柔毛及星状毛;小叶923枚,椭圆形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桃叶2022-10-07 19:11:29

    中药材“桃叶”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杀虫止痒。用于疟疾,痈疖,痔疮,湿疹,阴道滴虫。用法用量:外用适量。疟疾鲜品捣烂敷脉门;痈疖鲜品捣烂敷患处;痔疮、湿疹、阴道滴虫、头虱均煎水洗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化学成分:桃叶含糖甙、柚皮素、奎宁酸、西红柿烃、鞣质(约100毫克%)和少量腈甙。药理作用:不同品种的桃树叶浸液(1%)杀灭孑孓的效果基本一致,能使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桂叶素馨2022-10-07 19:11:29

    中药材“桂叶素馨”。别名:大黑骨头、岭南茉莉。生境分布: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炎利尿,消肿散瘀。主治痢疾,尿路感染,膀胱炎,肾炎水肿,跌打损伤,扭挫伤。用法用量:1~2两,水煎服,外用鲜品捣敷。别名:岭南茉莉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大黑骨头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鸭色盖(傣名)。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桃仁2022-10-07 19:11:28

    中药材“桃仁”。性状:桃仁:呈扁长卵形,长1.2~1.8cm,宽0.8~1.2cm,厚0.2~0.4cm。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,密布颗粒状突起。一端尖,中部膨大,另端钝圆稍扁斜,边缘较薄。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,圆端有颜色略深不甚明显的合点,自合点处散出多数纵向维管束。种皮薄,子叶2,类白色,富油性。气微,味微苦。 山桃仁:呈类卵圆形,较小而肥厚,长约0.9cm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桂竹香2022-10-07 19:11:27

    中药材“桂竹香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种子植物名称》。生境分布:原产欧洲。现我国各地有栽培,供观赏或药用。原形态:桂竹香 多年生草本,高2060cm。茎直立或上升,具棱角,下部木质化,具分枝,全株被贴生长柔毛。基生叶莲座状;叶柄长710mm;叶片倒披针形、披针形至线形,长1.57cm,宽515mm,先端急尖,基部渐狭,全缘或稍具小齿;茎生叶较小,近无柄。总状花序果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桂花子2022-10-07 19:11:27

    中药材“桂花子”。别名:桂花树子、四季桂子(《江苏药材志》)。出处:《江苏药材志》。生境分布:主产江苏。性状:干燥果实呈长卵形或椭圆形,长1.5~2厘米,直径7~9毫米;表面棕色或紫棕色,有隆起的不规则网状皱纹;基部有果柄痕,有时可见细果柄及皿状宿萼。外果皮菲薄,易脱落,露出淡黄棕色的果核,其表面具不规则的纵沟纹;内果皮带韧性,易剥开,通常含种子1枚(另一胚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桃根2022-10-07 19:11:26

    中药材“桃根”。别名:桃树根(《圣惠方》)。出处:《证类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桂皮紫萁2022-10-07 19:11:26

    中药材“桂皮紫萁”。别名:牛毛广东、紫萁、贯众。出处:始载于《长白山植物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沼泽地或潮湿山谷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吉林、黑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陆生蕨类,植株高50100cm。根茎粗短或具粗肥圆柱形的主轴。叶丛生,二型;营养叶柄禾秆色,干后淡棕色,长2040cm;叶片二回羽状深裂,长圆形或狭椭圆形,长356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