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樟柳头2022-10-07 19:09:49

    中药材“樟柳头”。别名:白石笋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广东商陆(《岭南草药志》)。出处: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山谷林下潮湿地或溪边灌木及草丛中,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产于广东。原形态:闭鞘姜,又名:水蕉花。 高大草本,高1.5~2.5米。根茎块状,横生,茎基部近木质,通常上部分枝。单叶,螺旋状排列,长圆形至披针形,长15~20厘米,宽6~7厘米,先端渐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槭叶草2022-10-07 19:09:48

    中药材“槭叶草”。别名:腊八菜、爬山虎。出处:始载于《东北植物检索表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近水边的山谷石崖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地区。原形态:槭叶草 多年生草本,高1030cm。地下茎粗壮,有褐色鳞片。基生叶12处,无毛;叶柄长518cm;叶睡卵圆形,掌状57浅裂或深裂,裂片卵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心形或楔形,边缘有锯齿;花葶疏生柔毛。复伞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槐花2022-10-07 19:09:48

    中药材“槐花”。别名:金药树、护房树、豆槐、槐米。性状:槐花:本品皱缩而卷曲,花瓣多散落。完整者花萼钟状,黄绿色,先端5浅裂;花瓣5,黄色或黄白色,1片较大,近圆形,先端微凹,其余4片长圆形。雄蕊10,其中9个基部连合,花丝细长。雌蕊圆柱形,弯曲。体轻。无臭,味微苦。 槐米:呈卵形或椭圆形,长2~6mm,直径约2mm。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。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槲实仁2022-10-07 19:09:47

    中药材“槲实仁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槭叶止血草2022-10-07 19:09:47

    中药材“槭叶止血草”。别名:变地锦、遍地金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畦畔、原野阴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茎细长,匍匐或上升。叶互生;叶柄长315cm,有柔毛;叶片3深裂,圆形至卵形,长12.5cm,宽13cm,裂片3裂,疏生柔毛。伞形花序有花213,花柄长约1mm;苞片宿存;花白色。果实近圆形,直径0.81.5mm。性味:味辛;性凉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樟木钻2022-10-07 19:09:46

    中药材“樟木钻”。别名:野八角。生境分布:广西。性味:苦、辛,温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散瘀消肿,祛风止痛。主治跌打肿痛,扭挫伤,骨折,风湿关节痛。用法用量:根研粉调酒外敷,或浸酒外搽。别名:野八角、石莽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水旁,沿河两岸或山地密林、疏林的荫湿处、岩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灌木,高11.5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樗叶2022-10-07 19:09:45

    中药材“樗叶”。别名:樗木叶(《唐本草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①《唐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槟榔2022-10-07 19:09:45

    中药材“槟榔”。别名:榔玉、宾门、青仔、国马、槟楠、尖槟、鸡心槟榔。性状: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,高1.5~3.5cm,底部直径1.5~3cm。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,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,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,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,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。气微,味涩、微苦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炮制:槟榔:除去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槠子皮叶2022-10-07 19:09:44

    中药材“槠子皮叶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槠子2022-10-07 19:09:44

    中药材“槠子”。别名:株子(《饮膳正要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原形态:①苦槠又名:血槠(《纲目》),槠栗。 常绿乔木,高5~10米。枝条稠密;树皮灰褐色,小枝有棱。叶革质;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,长8~12厘米,宽3~5厘米;上面深绿色,下面苍白色,两面均光滑;边缘在中部以上有3~6对疏锯齿,下部全缘;羽状侧脉9~14对,纤细,不显现;叶柄长1~3厘米。雄花序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