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水茄冬果2022-10-07 19:07:32
中药材“水茄冬果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滨海地区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等地。原形态:玉蕊,常绿小乔木或中等大乔木,有时灌木状,高达20m。小枝稍粗壮,直径36mm,干时灰褐色。叶常丛生枝顶;有短柄;叶片纸质,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1230cm或更长;宽410cm,先端短尖至渐尖,基部钝至微心形,边缘有圆齿状小锯齿;侧脉1015对,两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草乌2022-10-07 19:07:32
中药材“水草乌”。别名:云南紫草乌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7003800的高山草地或丛林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洱源与鹤庆之间的马耳山一带山地。原形态:马耳山乌头,多年生草本,高400cm。块根圆锥形,长约2cm。茎直立,被反曲短柔毛。叶互生,茎下部叶开花时多顶替萎,有长柄;中部叶有稍长柄,叶柄长414cm;叶片圆五角形,宽57cm,3全裂,中央全理解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蓼2022-10-07 19:07:31
中药材“水蓼”。别名:蔷、虞蓼(《尔雅》),泽蓼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辣蓼草(《本草求原》),柳蓼、川蓼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水红花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,药蓼子草、红蓼子草(《重庆草药》),白辣蓼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胡辣蓼(《东北植药图志》),痛骨消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红辣蓼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,假辣蓼,斑蕉萆(《广西中草药》),水辣蓼、小叶辣蓼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莎草2022-10-07 19:07:30
中药材“水莎草”。别名:三棱草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止咳,破血,通经,行气,消积,止痛。用于慢性气管炎,症瘕积聚,产后瘀阻腹痛;消化不良,闭经及一切气血瘀滞、胸腹肋疼痛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出处:河南。生境分布:生于沼泽或湿土地区。分布东北、华北,南至山东和江苏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达120厘米。茎直立,上部三棱形。叶出自茎基部;线状,长15~100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葫芦2022-10-07 19:07:30
中药材“水葫芦”。别名:大水萍、凤眼莲、水浮莲、洋水仙(《广州植物志》)。出处: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水塘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浮水植物或生于泥沼中。叶直立,卵形或圆形,大小不等,宽2.5~12厘米;叶柄长或短,中部以下肿胀,基部有鞘状苞片。花茎单生,长13~30厘米,中部有鞘状苞片;穗状花序有花6~12朵;花被长约5厘米,青紫色,管弯曲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苦荬2022-10-07 19:07:29
中药材“水苦荬”。别名:水仙桃草、仙桃草[云南、四川]、水接骨丹、接骨仙桃草、虫虫草、水莴苣、水对叶莲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活血止血,解毒消肿。用于咽喉肿痛,肺结核咯血,风湿疼痛,月经不调,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跌打损伤。外用治骨折、痈疖肿毒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半边山,谢婆菜(《本草图经》),水莴苣,水菠菜(《救荒本草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菖蒲2022-10-07 19:07:29
中药材“水菖蒲”。别名:泥昌、水昌、水宿、茎蒲、白昌、溪荪、兰荪、昌蒲、昌阳泥菖蒲、蒲剑、水八角草、家菖蒲、臭蒲、大叶菖蒲、土菖蒲。出处:水菖蒲始载于《别录》。 1.《本草经集注》云:“在下湿地,大根者名昌阳。真昌蒲,叶有脊,一如剑刃,四月、五月亦作小厘花也。”2.《本草拾遗》称:“昌阳生水畔,人亦呼为昌蒲,与石上昌蒲有别,根大而臭,一名水昌蒲。”3.《本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葫芦苗2022-10-07 19:07:28
中药材“水葫芦苗”。生境分布:东北、华北、西北至四川、西藏。性味:甘、淡,寒。功能主治:利水消肿,祛风除湿。主治关节炎及各种水肿等症。用法用量:0.5~1.5钱。别名:区儒白拉(藏名)。出处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水沟边潮湿地带,或海边、河边盐碱性沼泽地。分布西藏、四川、青海、新疆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、内蒙古和东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具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茴香藻2022-10-07 19:07:28
中药材“水茴香藻”。别名:水茴香。性味:辛,平。功能主治:疏风清热,利湿止渴。主治水呛咳,风热感冒;外用治烫火伤。用法用量:配方用。外用研末,加冰片少许,调麻油敷患处。别名:水茴香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淡水池塘、湖泊中。为一年生植物,一般喜清澈的流水环境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水生绿色藻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莲沙2022-10-07 19:07:27
中药材“水莲沙”。别名:栒刺木、岩楞子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高山带子白马骨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出处:《峨嵋药植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浙江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或半常绿低矮灌木,高约50厘米,分枝向两侧水平展开,有短柔毛。叶互生,近圆形至广椭圆形,长10~12毫米,宽4~9毫米,先端具细尖头,基部圆形或尖,上面深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