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水虾草根2022-10-07 19:07:21
中药材“水虾草根”。别名:地母怀胎草根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50100cm。茎红褐色,密被曲柔毛。叶下部对生,上部互生,无柄;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2.57cm,宽1.11.8cm,基部圆形,边缘具稀疏细齿,两被曲柔毛。花两性,单生于叶腋,淡红色或紫色,长57mm;花萼裂片4,阔卵形,长34mm,外面被密生曲毛;花瓣4,宽倒卵形,先端凹缺,长37mm,宽2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锦树2022-10-07 19:07:21
中药材“水锦树”。别名:猪血木、饭烫木、黄麖茅、红木、大虫耳、牛伴木、双耳蛇。性味:微苦,凉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散瘀消肿,止血生肌。根: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。叶:外用治外伤出血,疮疡溃烂久不收口。用法用量:4~5钱,水酒各半煎服。叶用鲜品捣烂外敷,疮疡溃烂者并可水煎外洗。别名:饭汤木、红木、大虫耳、猪血木、双耳蛇。出处: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。生境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蛇皮2022-10-07 19:07:20
中药材“水蛇皮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藿香2022-10-07 19:07:20
中药材“水藿香”。别名:野藿香、毛秀才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及原野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。原形态:穗花香科科,多年生直立草本。茎高5080cm,近无毛。叶柄长为叶片长的1/5以下;叶片卵状长圆形,长510cm,宽1.54.5cm,面面近无毛。假穗状花序生茎及上部分枝的顶端,茎顶者常分枝呈圆锥状,无毛;苞片条状披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虾草2022-10-07 19:07:19
中药材“水虾草”。别名:野合香、山芝麻、棒棒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m左右的沼泽地或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50100cm。茎红褐色,密被曲柔毛。叶下部对生,上部互生,无柄;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2.57cm,宽1.11.8cm,基部圆形,边缘具稀疏细齿,两被曲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蔓青2022-10-07 19:07:19
中药材“水蔓青”。别名:狼尾拉花、气管炎草、一枝香、斩龙剑、蜈蚣草、追风草、一支香、勒马回、哮喘草。生境分布:生于草甸、草地、灌丛及疏林下。广布于甘肃至云南以东、河北、山西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水蔓青 多年生草本,高5090cm。根状茎短。茎直立,常不分枝,通常被白色柔毛。下面的叶常对生,上部的叶多互生;无柄;叶片宽条状至卵圆形,长26cm,宽0.52cm,先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蛭2022-10-07 19:07:18
中药材“水蛭”。别名:蚂蝗、马鳖、肉钻子。性状:蚂蟥:呈扁平纺锤形,有多数环节,长4~10cm,宽0.5~2cm。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,稍隆起,用水浸后,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纹;腹面平坦,棕黄色。两侧棕黄色,前端略尖,后端钝圆,两端各具1吸盘,前吸盘不显着,后吸盘较大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胶质状。气微腥。 水蛭:扁长圆柱形,体多弯曲扭转,长2~5cm,宽0.2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蛇2022-10-07 19:07:18
中药材“水蛇”。别名:公蛎蛇(陶弘景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生活于水田、池、沟等地。捕食鱼类。有轻微毒性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湖北、浙江、江西、江苏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全长25~7O厘米。尾短。鼻间鳞1片。额鳞1片,上唇鳞7~8片,第4片入眼;眼前鳞1片;眼后鳞2片;颞颥鳞1+2。体鳞光滑,21(23)行。腹鳞128~154片。肛鳞二分。尾下鳞35~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蜈蚣2022-10-07 19:07:17
中药材“水蜈蚣”。别名:金钮草、三荚草、散寒草[四川]、球子草、疟疾草、金牛草。性味:辛,平。功能主治:疏风解表,清热利湿,止咳化痰,祛瘀消肿。用于伤风感冒,支气管炎,百日咳,疟疾,痢疾,肝炎,乳糜尿,跌打损伤,风湿性关节炎;外用治蛇咬伤,皮肤瘙痒,疖肿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煎水洗患处。别名:三荚草(《岭南采药录》),金钮子(《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虱草2022-10-07 19:07:17
中药材“水虱草”。别名:芝麻关草、筅帚草、鹅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溪边、沼泽地、水田及潮湿的山坡、路旁和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华南、西南及河北、陕西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水虱草,一年生草本,高104060cm。秆丛生,扁四棱形,有纵槽,基部有13无叶片的鞘。叶剑形,边缘有疏锯齿,先端渐尖成刚毛状,基部宽1.52mm;叶鞘侧扁,套褶。苞片24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