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漂摇豆2022-10-07 19:04:40

    中药材“漂摇豆”。别名:瓢摇豆(《履巉岩本草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滇西风毛菊2022-10-07 19:04:40

    中药材“滇西风毛菊”。别名:八面风、天朋草、花戎芦。出处:始载于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坡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羽裂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,高520cm。根状茎分枝,颈部被褐色的残叶柄。茎直立,被锈色短腺毛或脱毛。基生叶莲座状,叶柄长,紫色,被蛛丝状毛;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923cm,宽2.54c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满江红根2022-10-07 19:04:39

    中药材“满江红根”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功能主治: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滚山虫2022-10-07 19:04:39

    中药材“滚山虫”。别名:滚山珠、地罗汉。性味:咸,温。功能主治:舒筋活血,接骨止痛。用于跌打损伤,骨折,脱臼。用法用量:0.5~1钱,研粉,复位固定后,将药粉放在糯米饭内或用酒送服,每3日服1次。别名:滚山珠、地罗汉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多栖于山坡潮湿的枯枝腐叶下及山沟石下。分布云南。原形态:体呈扁长圆柱形,长2~3厘米,宽1~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滑叶跌打2022-10-07 19:04:38

    中药材“滑叶跌打”。别名:青树跌打、止血树。性味:苦、辛,温。功能主治:止血,止痛。用于消化道出血,胃痛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0.3~1钱,研粉,温开水送服;外用适量,研粉敷患处。别名:假鹊肾树皮、青树跌打、止血树皮、清水跌打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多生于中海拔的山地密林和灌丛中,以及山谷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乔木,高5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滨海前胡2022-10-07 19:04:38

    中药材“滨海前胡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滨海滩地或近海山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部沿海的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粗壮草本,高约1m。稍直立。根圆柱形,棕褐色,有分枝,光滑无毛。基部叶具长柄,具抱茎的宽阔叶鞘;叶片质厚,轮廓为宽卵状三角形,一至二回三出式分裂,第一回羽片卵状圆形或三角状圆形,下部的一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滴水珠2022-10-07 19:04:37

    中药材“滴水珠”。别名:一滴珠、一粒珠、石半夏、水半夏、制蛇子、独叶一枝花、心叶半夏、石蜘蛛、石里开、独龙珠、蛇珠、岩芋。性味:辛,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解表止痛,散结消肿。用于毒蛇咬伤,胃痛,腰痛;外用治痈疮肿毒,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1~2分,研粉装胶囊吞服,或1~3粒块茎吞服(不可嚼碎);外用适量,鲜块茎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石半夏、石里开、一滴珠、水滴珠(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滑背草鞋2022-10-07 19:04:37

    中药材“滑背草鞋”。别名:蒲公荚(《广西中草药》),土蒲公英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。出处:《广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或山野路旁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全体无毛,含乳汁。根块状,肉质,圆柱形。基生叶近于无柄,倒卵状椭圆形,边缘波状,具刺状细齿。头状花序排成疏生的总状花序;花黄色,全部为舌状花,舌片先端5齿裂;总苞圆柱形,苞片数列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火把花2022-10-07 19:04:36

    中药材“火把花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503000m的多石草坡及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西藏东南部。原形态:火把花,灌木,高12m。枝密被锈色星状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12cm,被星状绒毛;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711cm,宽2.54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边缘具小圆齿,两面被星状绒毛。轮伞花序620花,常在侧枝上多数组成侧生簇状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漆树皮2022-10-07 19:04:35

    中药材“漆树皮”。出处:《陆川本草》。性味:辛,温,微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接骨。用法用量:外用:捣烂酒炒敷。出处:出自《陆川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2 800(3800)m的向阳山坡林内,亦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全国除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新疆以外,各地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漆树 落叶乔木,高达20m。树皮灰白色,粗糙,呈不规则纵裂,小枝粗壮,被棕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