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漏芦2022-10-07 19:04:35

    中药材“漏芦”。别名:狼头花。性状:本品呈圆锥形或扁片块状,多扭曲,长短不一,直径1~2.5cm。表面暗棕色、灰褐色或黑褐色,粗糙,具纵沟及菱形的网状裂隙。外层易剥落,根头部膨大,有残茎及鳞片状叶基,顶端有灰白色绒毛。体轻,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,灰黄色,有裂隙,中心有的呈星状裂隙,灰黑色或棕黑色。气特异,味微苦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。炮制:除去杂质,洗净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火头根2022-10-07 19:04:34

    中药材“火头根”。别名:枕头根、黄姜、黄连参、地黄姜、野芋姜。出处:出自《中国药植志》:湖北民间取本种的根茎用以毒鱼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1500m破坏过的杂木林间或森林、沟谷边缘的路旁,常见于腐殖质深厚的土层中有时也见于石隙中平地和高山都有生长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秦岭以南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。原形态:盾叶薯蓣,缠绕草质藤本。根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火焰草2022-10-07 19:04:34

    中药材“火焰草”。别名:红瓦松、狗牙风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或山谷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火焰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1015cm。全株被腺毛。茎直立,较纤细,有多数斜上分枝,基部略木质化。叶互生;叶柄长48mm;叶片正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,长1020mm,宽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漆树木心2022-10-07 19:04:33

    中药材“漆树木心”。出处:《陆川本草》。性味:辛,温,微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行气,镇痛。治心胃气痛。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~2钱。出处:出自《陆川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2 800(3800)m的向阳山坡林内,亦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全国除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新疆以外,各地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漆树 落叶乔木,高达20m。树皮灰白色,粗糙,呈不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火油草2022-10-07 19:04:33

    中药材“火油草”。别名:走马风。性味:辛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湿,消肿止痛。用于头痛;外用于风湿骨痛,产后关节痛,跌打肿痛。用法用量:鲜叶2两,水煎冲酒(0.5~1两)服。外用鲜叶适量,捣烂,加酒炒热外敷或水煎洗患处。别名:走马风。出处:始载于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201500m的山坡、林缘、路旁草地或溪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漆大姑根2022-10-07 19:04:32

    中药材“漆大姑根”。出处:《广州常用草药集》。功能主治:《广州常用草药集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漆树根2022-10-07 19:04:32

    中药材“漆树根”。出处:《闽南民间草药》。性味:①《闽南民间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火焰子2022-10-07 19:04:31

    中药材“火焰子”。别名:蔓乌药、羊角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,草乌(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低山至中山的山坡灌丛或林下湿地。分布四川、青海、甘肃、陕西和山西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缠绕草本。块根近圆柱形,长约3.5厘米,常2个并生,外皮黑褐色,生少数须根。茎长达1.5米,分枝,无毛或近无毛。叶互生,五角形,长5.8~10厘米,宽8~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漆姑草2022-10-07 19:04:31

    中药材“漆姑草”。别名:羊儿草、地松、星秀草、珍珠草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散结消肿,解毒止痒。用于白血病,漆疮,痈肿,淋巴结结核,龋齿痛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捣烂敷或取汁搽患处。备注:(1)珍珠草Sagina japonica (Sweet)Ohwi var. parviflora (BurttDavy)C. Y. Wu形态相似。全草亦可作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火焰兰2022-10-07 19:04:30

    中药材“火焰兰”。别名:红珊瑚、山观带、山裙带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。原形态:火焰兰,附生植物。茎粗壮,攀援树上,长达数十米。叶二列,革质;叶片长圆形,通常长约8cm,宽23cm,先端2圆裂。花葶粗壮,具数个分枝;总状花序疏生;花苞片极小,宽卵形;中萼片狭匙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