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豹药藤2022-10-07 18:39:37

    中药材“豹药藤”。别名:四川白前、西川鹅绒藤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3500m的山坡、沟谷及路边的灌木丛中或林中向阳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茎灰白色,被单列微毛。叶双生;叶柄长13cm,通常具有叶状托叶;叶片薄纸质,卵圆形,长58cm,宽24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两面均被微毛。伞形或伞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豨莶果2022-10-07 18:39:38

    中药材“豨莶果”。出处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貉肉2022-10-07 18:39:38

    中药材“貉肉”。别名:貉。生境分布:东北。功能主治:滋补强壮。主治妇女虚痨。用法用量:貉肉煮熟吃,不限量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貉(《诗经》),又名:金毛獾(《医林纂要》),狸。 形体似狐,但体小而粗。身长50~65厘米,尾长约25厘米,体重4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豇豆壳2022-10-07 18:39:39

    中药材“豇豆壳”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功能主治:镇痛,消肿。治腰痛,乳痈。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鲜用3~5两。出处:出自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豇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。茎无毛或近无毛。三出复叶,互生;顶生小叶片菱状卵形,长513cm,宽47cm,先端急尖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两面无毛,侧生小叶稍小,斜卵形;托叶菱形,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象肉2022-10-07 18:39:39

    中药材“象肉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豌豆七2022-10-07 18:39:40

    中药材“豌豆七”。别名:白三七[陕西]、还阳参、三匹七、打不死、一代宗、接骨丹、三步接骨丹、姜皮矮陀陀、玉蝴蝶[云南昆明]。性味: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止泻痢,消肿止痛。用于痢疾,腹泻,喉炎,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。用法用量:1~3钱,水煎或泡酒服。别名:白三七、一代宗、打不死、还阳参、接骨丹、三步接骨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3300m的山坡沟边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豆豉草2022-10-07 18:39:40

    中药材“豆豉草”。别名:通经草、蛇头细辛、疳积药。性味:辛、甘,温。功能主治:活血调经,散瘀止痛,健脾消积。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,闭经,血栓闭塞性脉管炎,跌打肿痛,腰痛,风湿骨痛,小儿疳积,神经衰弱;外用治身痒。用法用量:3~5钱,水煎或泡酒服;外用适量,煎水外洗。别名:溪荪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下搜山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。出处: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生境分布: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象皮2022-10-07 18:39:41

    中药材“象皮”。炮制:象皮粉:先将滑石粉放锅内加热,倒入象皮,烫至鼓起并呈焦黄色时,取出,筛去滑石,放凉,碾成细粉即得。性味:甘、咸,温。功能主治:生肌,敛疮。用于疮疡久不收口。用法用量:外用适量,研粉敷或熬胶涂。出处:《医学入门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印度、印度尼西亚、斯里兰卡、泰国、缅甸、马来西亚以及我国云南南部等地。原形态:亚洲象,又名:印度象。 体躯庞大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豆角柴2022-10-07 18:39:42

    中药材“豆角柴”。出处:《贵州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草坡、路旁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1~3米。小枝有棱,被贴生绢毛。3出复叶;托叶小,披针形;小叶卵形或倒卵形,硬纸质,顶端小叶稍大,长4.5~6厘米,宽2.5~4.5厘米,先端圆形微凹,基部圆形稍狭,全缘,下面被柔毛;叶柄长1~3厘米。圆锥花序顶生;花柄长5~6毫米;萼5裂,狭披针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豇豆2022-10-07 18:39:42

    中药材“豇豆”。别名:姜豆、长豆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健脾利湿,清热解毒,止血。 血尿:种子研末,每服1钱,水或酒送服。 小便不通:叶4两,水煎服。 小儿疳积:根1两,研末蒸鸡蛋吃。 疔疮:根适量,捣烂敷或研末撒。 毒蛇咬伤:生豇豆适量,捣敷伤口。 盗汗:豇豆子2两,冰糖1两,水煎服。别名:羊角、豆角(《医林纂要》),角豆、饭豆、腰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