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紫草茸2022-10-07 18:53:27

    中药材“紫草茸”。别名:赤胶、紫胶、紫梗、棒状虫胶、胶质紫草茸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,凉血,解毒。用于斑疹不透,疮疡肿毒。用法用量:1.5~3钱。备注:(1)紫草茸有异物同名问题,用发痘疱的紫草茸应为根头有白毛的紫草,亦即紫草之带嫩苗者,而非紫胶。别名:赤胶(《吴录》),紫矿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紫荆桠2022-10-07 18:53:27

    中药材“紫荆桠”。出处: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402000m的林缘、路边、草坡、岩石、山谷等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福建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小叶六道木,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14m。枝纤细,多分枝,幼枝红褐色,被短柔毛,夹杂散生的糙硬毛和腺毛。叶对生,稀3枚轮生;叶柄短;叶革质;叶片卵形、狭卵形或披针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紫花鱼灯草2022-10-07 18:53:28

    中药材“紫花鱼灯草”。别名:断肠草(《草木便方》),羊不吃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出处: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丘陵林下、沟边或多石处,路边或村落附近潮湿处也有生长。分布台湾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。原形态:刻叶紫堇,又名:裂苞紫堇。 二年或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60厘米。块根椭圆形,密生须根。茎有纵棱。叶片轮廓三角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紫荆木2022-10-07 18:53:28

    中药材“紫荆木”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紫花芥子2022-10-07 18:53:29

    中药材“紫花芥子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2800m处的路边、荒地、田间、山坡及渠岸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北及河北、山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涩荠 一年生草本,植株高1040cm。密被单毛或二至三分叉硬毛。茎从基部分枝,直立或呈铺散状。叶互生;叶柄长510mm或近无柄;叶片长圆形、倒披针形或近椭圆形,长210cm,宽515m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紫草2022-10-07 18:53:29

    中药材“紫草”。别名:硬紫草、软紫草。性状:新疆紫草(软紫草):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,多扭曲,长7~20cm,直径1~2.5cm。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,皮部疏松,呈条形片状,常10余层重叠,易剥落。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。体轻,质松软,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,木部较小,黄白色或黄色。气特异,味微苦、涩。 紫草(硬紫草):呈圆锥形,扭曲,有分枝,长7~14cm,直径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紫荆皮2022-10-07 18:53:30

    中药材“紫荆皮”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活血通经,消肿止痛,解毒。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,经闭腹痛,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咽喉肿痛;外用治痔疮肿痛,虫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外用适量,煎汤洗,或研粉调敷患处。备注:(1)南五味子的根皮,北京市通称为“川槿皮”。别名:肉红、内消(《纲目》),紫荆木皮(《本草经疏》),白林皮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:《日华子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紫萁苗2022-10-07 18:53:31

    中药材“紫萁苗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、山脚或溪边的酸性土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100cm。根茎粗壮,横卧或斜升,无鳞片。叶二型,幼时密被绒毛;营养叶有长柄,叶片三角状阔卵形,长3050cm,宽2540cm,顶部以下二回羽状,小羽片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紫荆果2022-10-07 18:53:31

    中药材“紫荆果”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紫苏子2022-10-07 18:53:32

    中药材“紫苏子”。别名:苏子、黑苏子。性状:本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,直径约1.5mm。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,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,基部稍尖,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。果皮薄而脆,易压碎。种子黄白色,种皮膜质,子叶2,类白色,有油性。压碎有香气,味微辛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炮制:紫苏子: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 炒紫苏子:取净紫苏子,照清炒法(附录Ⅱ D)炒至有爆声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